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魏夫人受大洞真经》
《魏夫人受大洞真经》全文
唐 / 李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太极仙公降上清,为传三十九章经。

先教稽首承明诏,次遣斋心向洞冥。

妙句只令岩下读,真文不许世间听。

宝函钿轴披寻遍,始驾龙车谒帝庭。

(0)
翻译
太极仙公降临上清世界,为了传授三十九篇经书。
首先教导我们叩头接受光明的圣旨,接着让我们以虔诚之心面对深远的洞天秘境。
精妙的诗句只能在山岩之下诵读,神圣的经文不容世俗之人聆听。
仔细研读宝盒中的镶金卷轴,最终才乘坐龙车前往天庭朝拜。
注释
太极仙公:道教神话中的仙人。
上清:道教中的上清境界。
三十九章经:指道教经典之一。
稽首:古代跪拜礼节。
承明诏:接受天帝的圣旨。
洞冥:道教中指神秘而深邃的宇宙。
岩下读:在隐秘的山岩下读书。
真文:指神圣的真实经文。
世间听:世俗之人听到。
宝函钿轴:珍贵的书卷包装。
龙车:古代帝王出行的装饰华丽的车辆。
帝庭:天庭,即神仙居住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公降临人间,传授神秘的三十九章经文的情景。开篇“太极仙公降上清”即设置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神秘和敬畏。“为传三十九章经”则点明了仙公此行的使命,是来传授某种高深的知识或修炼方法的。

诗人通过“先教稽首承明诏,次遣斋心向洞冥”两句,展示了仙公对徒弟们的指导过程。这里的“稽首”和“斋心”都是修行时的重要环节,体现了一种敬虔与专注的心态。而“承明诏”则暗示着仙公所传授的是上天或某种高级存在的命令或旨意。

接下来的“妙句只令岩下读,真文不许世间听”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知识的神圣与秘密性。这是对修行者的一种考验,也是对传承之物的一种保护。

最后,“宝函钿轴披寻遍,始驾龙车谒帝庭”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仪式。这里的“宝函”和“钿轴”都是珍贵的书籍或经文的象征,而“披寻遍”则是对这些神圣文字进行彻底理解和掌握的过程。而仙公最终“驾龙车谒帝庭”,则是他完成使命,返回天界的壮观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修行与传承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神圣知识的心灵之旅。

作者介绍

李翔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喜雪·其一

糁遍山巅与水涯,天公着意做年华。

要令腊里呈三白,时向空中散六花。

勒住玉梅还可恨,妆成琼树却堪誇。

须知造物忧民切,预把丰穰报万家。

(0)

送王舍人彦正奉祠东归

去年趋召偶同时,每喜蒹葭玉树依。

伟论峥嵘从古少,高怀恬退似君稀。

身游紫禁方持橐,心著青山便拂衣。

顾我滞留徒有愧,扁舟何日送东归。

(0)

送人出使·其二

驿骑骎骎犯露霜,定知遐俗喜生光。

千官弩矢迎郊外,百姓壶浆夹道旁。

要使远谋安井邑,尽令诸将守封疆。

更将馀力筹边策,归日收功坐庙堂。

(0)

和黄作霖董伯玉东山岭上及崇相沙头会饮二首·其一

寒日传佳节,联镳出近坰。

预忧宾骑散,欲驻日车停。

坐上人颓玉,灯前酒尽瓶。

但知修故事,三日不能醒。

(0)

和李相之劝农

忧民无语对东君,一雨霶?慰望云。

宣化但期施实惠,劝耕宁复事虚文。

已看野老扶藜去,应有幽人植杖耘。

千里农桑知帝力,自惭滥把竹符分。

(0)

和任漕韵

耆英持漕节,一稔百无忧。

心计唯丰国,文移罕到州。

泽流千嶂雨,效见万家秋。

早晚趋严召,雍容侍冕旒。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