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黄参政寿七首·其二》
《上黄参政寿七首·其二》全文
宋 / 许及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谁识金仙抱送时,年年惟有早梅知。

只今不负调羹信,造化工深物自私。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生命与自然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诗人以“金仙”比喻长寿之人,以“早梅”象征着时间的见证者,巧妙地将寿诞的主题融入自然景象之中。

首句“谁识金仙抱送时”,以问句形式开篇,引人思考长寿之人的背后故事,仿佛在询问世间是否有人真正理解或知晓这位长寿者的诞生时刻。这种疑问,既是对长寿之人的尊敬,也是对时间流逝、生命意义的深思。

次句“年年惟有早梅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每年只有早梅知道“金仙”的存在,这里不仅强调了早梅的独特性,也暗示了长寿之人与自然界的某种特殊联系。早梅在严冬中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与长寿之人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生命延续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后两句“只今不负调羹信,造化工深物自私。”则从更深层次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前一句“只今不负调羹信”中的“调羹信”可能是指调和万物、维持平衡的信念,表达了长寿之人不仅长寿,还能在晚年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后一句“造化工深物自私”则以哲理性的思考,探讨了自然法则与个体命运的关系。这里的“造化工”指的是自然界的创造者或规律,而“物自私”则可能暗指自然界的一切遵循其内在的规律运行,不因个体的意志而改变。这句诗既是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也是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长寿之人的赞美,以及对生命、自然与个体命运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许及之
朝代: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猜你喜欢

送李德仁归济南乡试 其二

江上有古柳,摇扬丝依依。
容光照青眼,薄妒红楼眉。
玩之益何喜?
攀之益何悲?
于今赠君去,愿染春风衣。

(0)

关无咎游金陵兼简丁仲容隐君

长松撼空风怒号,门前大水推断桥。
山中坐雨六十日,不知野草如人高。
今晨出门天气好,眨眼忽惊春事老。
杨花散作雪满溪,送客俄然动怀抱。
金陵六朝古帝都,古时风景今何如?
珊瑚无根土花碧,露团玉树生流珠。
江上无人隔尘土,丹凤不来孤燕语。
上人脱洒无滞留,抵用登临重怀古。
世人往往乘险机,老我白发无能为?
道甫问讯丁令威,有鸟有鸟何如归?

(0)

素梅 五十

西湖湖上水如天,狂客长吟夜不眠骑鹤归来清兴好,梅花无影月娟娟。

(0)

红梅 十八

玉骨清癯怯素妆,春风一醉九霞觞。
绿房午夜娇云暖,不梦梨花梦海棠。

(0)

雨中遣兴 其一

黯黯阴阴没大荒,髑髅无语剑生芒。
青山有梦客千里,明月故人天一方。
鹿走平原沙莽莽,龙飞沧海雨浪浪。
相望多少相思意,倚遍危楼尚慨慷。

(0)

新店道中 其一

黄桑叶落雁声号,野鼠蹲沙北马骄。
万里山河秋渺渺,一天风雨夜萧萧。
客怀到此何由壮?
酒兴于人自觉饶。
早起梳头对明镜,不愁双□雪飘飘。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陆游 屈大均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