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桡重问青芜国。竹西秋色。山好过江依旧绿。
一笑留得。旧家池馆在,俊情谁识。鬓丝如织。
十里珠帘成梦忆。此意何极。
倦桡重问青芜国。竹西秋色。山好过江依旧绿。
一笑留得。旧家池馆在,俊情谁识。鬓丝如织。
十里珠帘成梦忆。此意何极。
这首《后庭花·湖上草堂和孙光宪》由清代诗人郑文焯所作,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与深沉感慨。
“倦桡重问青芜国”,诗人以“倦桡”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舟行水上的疲惫之感,同时也暗示了对“青芜国”的向往与追寻。“竹西秋色”一句,点明了季节与地点,竹林在秋天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宁静与美丽,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山好过江依旧绿”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山色的恒久不变,与江水的流动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美的赞叹与感慨。接着,“一笑留得”一句,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瞬间的美好,仿佛是大自然给予的温柔一瞥,令人回味无穷。
“旧家池馆在,俊情谁识”两句,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之中,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这里的“俊情”不仅指才情出众之人,也暗含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鬓丝如织”一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岁月的流逝,白发如同细密的丝线,既表现了诗人年华老去的无奈,也蕴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十里珠帘成梦忆”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过去的美好时光比作梦中的珠帘,虽美却难以触及,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深深怀念与追忆。
最后,“此意何极”一句,以问句收尾,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无限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