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庭花.湖上草堂和孙光宪》
《后庭花.湖上草堂和孙光宪》全文
清 / 郑文焯   形式: 词  词牌: 后庭花

倦桡重问青芜国。竹西秋色。山好过江依旧绿。

一笑留得。旧家池馆在,俊情谁识。鬓丝如织。

十里珠帘成梦忆。此意何极。

(0)
鉴赏

这首《后庭花·湖上草堂和孙光宪》由清代诗人郑文焯所作,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与深沉感慨。

“倦桡重问青芜国”,诗人以“倦桡”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舟行水上的疲惫之感,同时也暗示了对“青芜国”的向往与追寻。“竹西秋色”一句,点明了季节与地点,竹林在秋天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宁静与美丽,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山好过江依旧绿”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山色的恒久不变,与江水的流动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美的赞叹与感慨。接着,“一笑留得”一句,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瞬间的美好,仿佛是大自然给予的温柔一瞥,令人回味无穷。

“旧家池馆在,俊情谁识”两句,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之中,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这里的“俊情”不仅指才情出众之人,也暗含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鬓丝如织”一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岁月的流逝,白发如同细密的丝线,既表现了诗人年华老去的无奈,也蕴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十里珠帘成梦忆”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过去的美好时光比作梦中的珠帘,虽美却难以触及,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深深怀念与追忆。

最后,“此意何极”一句,以问句收尾,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无限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郑文焯

郑文焯
朝代:清   字:俊臣   号:小坡   籍贯:鹤道   生辰:1856~1918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猜你喜欢

江夏道中值雪

叹息谋身拙,栖迟簿领间。

朔风吹密霰,瘦马踏穷山。

游宦亦何好,浮生元自閒。

去年溪上雪,高卧掩柴关。

(0)

次韵答熊朝英·其二

秋风相挽出门庭,东望云边白玉京。

婚嫁自嗟何日了,利名谁信本来轻。

挥毫为我光行色,倾盖知公不世情。

文字清新有如此,底缘淡墨未题名。

(0)

再和前韵三首·其二

穷巷曾勤特地过,澜翻舌本落悬河。

君方迹未离尘土,我亦身尝堕网罗。

幸有吾曹相尔汝,肯教俗子更谁何。

诗成骚雅遗风在,压倒南山白石歌。

(0)

和何元清韵九绝·其六

青眼虽惭阮嗣宗,为君解榻席相重。

菜羹蔬食能甘否,自昔人言俭易容。

(0)

九锁山十咏·其五来贤岩

绝壁中嵌空,秀石下插地。

缅怀玉局仙,于此冠盖萃。

云泉俨昨游,卉木遗古意。

青山日迎客,何者传姓字。

斯人千载名,揽胜乃馀事。

(0)

潘德久有龙眠三马而失其一俾予赋诗

三马往往皆龙驹,神骏肯与凡马俱。

忽不见者其前驱,定应飞上天之衢。

君得其二已有馀,我欲与君分此图。

驽才患多不患无,四十万疋将何如。

龙眠已往不可呼,愈少愈贵宜宝储。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