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无路草萋萋,欲送王孙烟雨迷。
几度兰舟行不得,鹧鸪偏向夕阳啼。
江南无路草萋萋,欲送王孙烟雨迷。
几度兰舟行不得,鹧鸪偏向夕阳啼。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日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沉的情感。首句“江南无路草萋萋”以“无路”二字开篇,营造了一种迷茫与失落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彷徨与无助。接着,“欲送王孙烟雨迷”一句,通过“烟雨迷”形象地表达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朦胧美,同时也隐含了送别之意,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
“几度兰舟行不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兰舟本是古代文人雅士乘舟游历的象征,而“行不得”则暗示了前行的困难或阻碍,可能是现实的羁绊,也可能是内心的挣扎。这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最后一句“鹧鸪偏向夕阳啼”,鹧鸪的啼声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凄凉,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鹧鸪的啼叫常常被古人用来表达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此处通过鹧鸪的啼鸣,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深情的氛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抒情诗,值得细细品味。
刘向莅都水,张骞穷河源。
哲人播嘉绩,上善回狂奔。
土阜等峛崺,延眺旷周爰。
鲁连荡遗轨,蒙山隐华轩。
化因子奇著,信以季札敦。
武功吾乡彦,烈烈丰碑存。
辛勤宣防事,慷慨昏垫言。
之子守画一,何异双玙璠。
往迹随清沚,兴情寄绿尊。
在昔尼父圣,韦编尚三绝。
况于章句儒,未晓八卦列。
相看五十馀,行事无一达。
坐见悔吝丛,举足防磋跌。
日昃乃研思,犹幸非大耋。
微言讵可寻,斯理庶不灭。
寡过殊未能,岂厌丁宁说。
是时秋雨开,凉风起天末。
蟋蟀吟堂阶,疏林延夕月。
草木得坚成,吾人珍晚节。
亮哉岁寒心,不变霜与雪。
忧患自古然,守之俟来哲。
北京一崩沦,国史遂中绝。
二十有四年,记注亦残缺。
中更支与贼,出入五轇轕。
亡城与破军,纷错难具说。
三案多是非,反覆同一辙。
始终为门户,竟与国俱灭。
我欲问计吏,朝会非王都。
我欲登兰台,秘书入东虞。
文武道未亡,臣子不敢诬。
窜身云梦中,幸与国典俱。
有志述三朝,并及海宇图。
一书未及成,触此忧患途。
同方有潘子,自小耽文史。
荦然持巨笔,直溯明兴始。
谓惟司马迁,作书有条理。
自馀数十家,充栋徒为尔。
上下三百年,粲然得纲纪。
索居患无朋,何意来金陵。
家在钟山旁,云端接觚棱。
亲见高帝时,日月东方升。
山川发秀丽,人物流名称。
到今王气存,疑有龙虎兴。
把酒为君道,千秋事难讨。
一代多文章,相随没幽草。
城无弦诵生,柱歾藏书老。
同文化支字,劫火烧丰镐。
自非尼父生,六经亦焉保。
夏亡传禹贡,周衰垂六官。
后王有所凭,苍生蒙治安。
皇祖昔宾天,天地千年寒。
闻知有小臣,复见文物完。
此人待聘珍,此书藏名山。
顾我虽逢掖,犹然抱遗册。
定哀三世间,所历如旦夕。
颇闻董生语,曾对西都客。
期君共编摩,不坠文献迹。
便当挈残书,过尔溪上宅。
《赠潘节士柽章》【清·顾炎武】北京一崩沦,国史遂中绝。二十有四年,记注亦残缺。中更支与贼,出入五轇轕。亡城与破军,纷错难具说。三案多是非,反覆同一辙。始终为门户,竟与国俱灭。我欲问计吏,朝会非王都。我欲登兰台,秘书入东虞。文武道未亡,臣子不敢诬。窜身云梦中,幸与国典俱。有志述三朝,并及海宇图。一书未及成,触此忧患途。同方有潘子,自小耽文史。荦然持巨笔,直溯明兴始。谓惟司马迁,作书有条理。自馀数十家,充栋徒为尔。上下三百年,粲然得纲纪。索居患无朋,何意来金陵。家在钟山旁,云端接觚棱。亲见高帝时,日月东方升。山川发秀丽,人物流名称。到今王气存,疑有龙虎兴。把酒为君道,千秋事难讨。一代多文章,相随没幽草。城无弦诵生,柱歾藏书老。同文化支字,劫火烧丰镐。自非尼父生,六经亦焉保。夏亡传禹贡,周衰垂六官。后王有所凭,苍生蒙治安。皇祖昔宾天,天地千年寒。闻知有小臣,复见文物完。此人待聘珍,此书藏名山。顾我虽逢掖,犹然抱遗册。定哀三世间,所历如旦夕。颇闻董生语,曾对西都客。期君共编摩,不坠文献迹。便当挈残书,过尔溪上宅。
https://shici.929r.com/shici/tumkFcWf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