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袖犯风雪,驱车行诣谁。
朱门不可入,素友复难期。
依世诚多拙,迷方忽自悲。
褊心终寡合,吾道易参差。
拥袖犯风雪,驱车行诣谁。
朱门不可入,素友复难期。
依世诚多拙,迷方忽自悲。
褊心终寡合,吾道易参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风雪中驾车寻访朋友却不得门而入的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寞和友情难求的情感。
"拥袖犯风雪,驱车行诣谁"两句,以动作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雪中驾车前行,想要寻找某个人的决心。这里的"谁"字使用模糊指代,增添了一种寻觅无定的情感色彩。
接下来的"朱门不可入,素友复难期"则透露了诗人面对的是一个社会现实,即富贵之家(朱门)不易进入,真正的朋友(素友)更是难以预期。这里的"朱门"象征着权力和财富,而"素友"则代表纯粹、无私的友情。
"依世诚多拙,迷方忽自悲"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态的不适应(依世诚多拙),以及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所产生的迷茫和悲哀(迷方忽自悲)。这两字"依世"意味着顺从世俗,而"诚多拙"则显示出诗人个性中的真诚与笨拙。
最后,"褊心终寡合,吾道易参差"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褊心)始终难以找到真正的相聚(终寡合),而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吾道)也容易被世人误解(易参差)。这里的"褊心"指的是深藏在心中的真实情感,而"吾道"则是诗人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这首诗通过对风雪、朱门、素友等意象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为爱溪山来永州,黄茅白苇使人愁。
驱车遥指崳峰去,峰在潇江最上头。
江转峰回景奇绝,澹山嵌窦真天设。
摩挲丹灶酌石泉,髣髴曾游今几劫。
徵君徵君苦避秦,一秦人又一秦人。
青山踏破无扃鐍,何地堪逃世上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