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传灯录》
《题传灯录》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呷著声闻酒便狂,它州浪走不归乡。

谁曾缚汝安用解,彼自无创勿误伤。

探月拾针传妄语,安居暇食赖先王。

但令时世如三代,达磨从他面向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uándēng
sòng / guāng

xiāzhùshēngwénjiǔ便biànkuángzhōulàngzǒuháixiāng

shuícéngānyòngjiěchuàngshāng

tànyuèshízhēnchuánwàngānxiáshílàixiānwáng

dànlìngshíshìsāndàicóngxiàngmiànqiáng

翻译
一喝就醉,放纵在外不愿回故乡。
谁曾束缚你,无需解开,他们本无恶意,不必伤害。
探索月亮时说胡话,安定生活和丰盛饮食都依赖于古代君王。
只要世间能像夏商周三代那样和谐,即使达摩面壁修炼,我也不会干涉。
注释
呷著:形容饮酒过量或嗜酒如命。
浪走:随意流浪,不受约束。
彼自无创:他们并无恶意,没有伤害之意。
达磨:佛教禅宗的始祖,这里比喻有修为的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传灯录》,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之手。诗中表达了对佛学的探索与理解,以及对佛法传承的一种态度。

"呷著声闻酒便狂," 这句通过借用饮酒形象,隐喻人们在佛法的引导下,如同醉酒一般,不自觉地迷失方向。"它州浪走不归乡" 则描绘出一种放纵不羁、不愿回返现实生活的情境。

接下来,"谁曾缚汝安用解,彼自无创勿误伤" 表达了一种对佛法的探索与理解,不是简单地被束缚,而是在寻求心灵上的自由和自在,同时也警示着不应盲目追随,以免造成内心的伤害。

"探月拾针传妄语,安居暇食赖先王" 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于佛学智慧的尊崇,以及对古圣先贤遗教的依赖。"探月"和"拾针"象征着对微妙道理的探寻,而"传妄语"则指代代相传的不实之言,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

最后,"但令时世如三代,达磨从他面向墙" 则是对历史上的大同盛世的向往,以及对于禅宗祖师达摩面壁九年的故事的一种赞美。这里的“面向墙”寓意着内心的清净与专注。

整首诗通过借助佛学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理想的一种平衡态度。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又归路

风动旌旗熊虎开,喧轰鼓吹隐晴雷。

襟裾夹道邦人出,介胄填郛方伯来。

按辔传声真烜赫,铺茵呈舞少徘徊。

林蛮洞蜑皆心詟,共看威伸讲武台。

(0)

荣国李夫人挽诗

斗枢光梓里,壶德讲鱼轩。

教子诗书足,齐家礼法尊。

相随双剑逝,来吊一刍存。

松雾铭旌暗,悲歌塞墓门。

(0)

章通判挽诗二首·其一

丹霄钳荐口,白首滞微官。

涉世无圭角,论交出肺肝。

翔鸾说秋浦,展骥到新安。

泉下赍遗恨,丝纶趣挂冠。

(0)

杂咏下.云起亭

水穷云四起,出岫本无心。

莫负苍生望,须为旱岁霖。

(0)

杂咏下.仙茅

许仙初拔宅,灵草迸香茅。

能使羊无血,云何命在庖。

(0)

杂咏下.六枳关

分付司花女,谁何六枳关。

少年轻薄子,驱去勿教还。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