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相挽出门庭,东望云边白玉京。
婚嫁自嗟何日了,利名谁信本来轻。
挥毫为我光行色,倾盖知公不世情。
文字清新有如此,底缘淡墨未题名。
秋风相挽出门庭,东望云边白玉京。
婚嫁自嗟何日了,利名谁信本来轻。
挥毫为我光行色,倾盖知公不世情。
文字清新有如此,底缘淡墨未题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次韵答友人的第二首。从内容上看,诗人在秋风中与朋友告别,心中充满对未来不确定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文字清新、个性淡雅,不随波逐流追求名利的一种态度。
首句“秋风相挽出门庭”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诗人与朋友在秋风中依依不舍地告别。"东望云边白玉京"则是诗人心向往之的所在,是一个理想中的美好去处。
接着,“婚嫁自嗟何日了”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无奈和等待,"利名谁信本来轻"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这与当时士大夫竞相追逐的社会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挥毫为我光行色"展现了诗人的自信和才华,"倾盖知公不世情"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友谊的珍视,这份情谊超越世俗,不随时间而消逝。
最后,“文字清新有如此”强调了诗人的文学风格,"底缘淡墨未题名"则说明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没有急于求名,这种低调做人的态度与其淡雅的文风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