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来前,自尧经今凡几年。
儿强记,自尧经今凡几帝。
儿时应对稍逡巡,母颜变色旋恚嗔:陈箧孙志学人责,稽古胡不如妇人?
吁嗟乎!母言在耳,儿颜犹泚。
安得我母常嗔儿常泚,于今劝学无闻矣。
儿来前,自尧经今凡几年。
儿强记,自尧经今凡几帝。
儿时应对稍逡巡,母颜变色旋恚嗔:陈箧孙志学人责,稽古胡不如妇人?
吁嗟乎!母言在耳,儿颜犹泚。
安得我母常嗔儿常泚,于今劝学无闻矣。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家庭教育中的一幕,通过一个儿子与母亲之间的对话,展现了学习与成长的主题。诗中的对话充满了教育的严谨与家庭的温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知识传承和道德教育的重视。
诗中首先提到“儿来前,自尧经今凡几年”,意味着孩子从远古时代开始,经历了数代的成长,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与历史的积淀。接着,“儿强记,自尧经今凡几帝”强调了孩子记忆力的强健,以及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体现了古代教育中对记忆能力的重视。
然而,当孩子在回答问题时显得犹豫不决时,母亲的反应变得严厉起来:“儿时应对稍逡巡,母颜变色旋恚嗔”。这表明了母亲对孩子的期望之高,以及对知识传承的重视。她责备孩子为何在学习上不如妇女,这种对比可能暗含了对女性智慧的认可,同时也表达了对男性后代在学习上的高标准要求。
最后,诗人感慨地写道:“安得我母常嗔儿常泚,于今劝学无闻矣。”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那种严格教育方式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教育环境变化的无奈。它反映了在古代,母亲的角色不仅仅是养育者,更是教育者的角色,她们通过严厉的责备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而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如今似乎已经不再被广泛采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个具体的家庭场景,探讨了古代教育的价值观、方法以及与现代教育的差异,展现了教育与家庭情感交织的复杂性。
碧池千亩红莲花,敕书楼下醇儒家。
跻民仁寿逢主圣,欣与万邦无叹嗟。
六经变化天地阔,何处不可为生涯。
只今耆域在庭户,信手掇取皆灵芽。
气运回环助调燮,各正性命逾尘沙。
是渠病愈我亦愈,红莲影里薰风斜。
阴功乘香飞北极,上帝首肯群仙誇。
赠之丹桂一千尺,攀条直上凌苍霞。
道人秀骨生何许,若耶溪边清气聚。
不从章甫事功名,游历诸方参佛祖。
祝融峰下忽抬头,觑破虚空笑而舞。
折脚木床二十年,门外草深无寸土。
偶然消息落人间,挽出花光照今古。
我舟邂逅泊山前,雾捲云开见眉宇。
更知我自浙东来,曾拥旌旗尘督府。
千岩万壑绕樽罍,梦断卧龙谁是主。
为将池墨洒鲛绡,故国封疆归择取。
曹娥江接贺家湖,环以峰峦暝烟雨。
森森乔木动樵风,庙貌峥嵘閟神禹。
碑留遗刻蔡邕题,注目端为杨主簿。
子猷兴尽季真亡,彷佛棹声回远浦。
乾端坤倪渺莫穷,咫尺并包入庭户。
坐令乡思满潇湘,恨不归飞插双羽。
苍梧洞庭南北中,气象纵横随步武。
祗缘流放阻君亲,入眼虽奇若无睹。
道人方便巧施为,乃以家山慰心腑。
旧愆犹冀获湔除,恩锡馀年返农圃。
青鞋布袜谢尘埃,肯使高踪惭杜甫。
《谢衡州花光寺仲仁长老寄作镜湖曹娥墨景枕屏》【宋·邹浩】道人秀骨生何许,若耶溪边清气聚。不从章甫事功名,游历诸方参佛祖。祝融峰下忽抬头,觑破虚空笑而舞。折脚木床二十年,门外草深无寸土。偶然消息落人间,挽出花光照今古。我舟邂逅泊山前,雾捲云开见眉宇。更知我自浙东来,曾拥旌旗尘督府。千岩万壑绕樽罍,梦断卧龙谁是主。为将池墨洒鲛绡,故国封疆归择取。曹娥江接贺家湖,环以峰峦暝烟雨。森森乔木动樵风,庙貌峥嵘閟神禹。碑留遗刻蔡邕题,注目端为杨主簿。子猷兴尽季真亡,彷佛棹声回远浦。乾端坤倪渺莫穷,咫尺并包入庭户。坐令乡思满潇湘,恨不归飞插双羽。苍梧洞庭南北中,气象纵横随步武。祗缘流放阻君亲,入眼虽奇若无睹。道人方便巧施为,乃以家山慰心腑。旧愆犹冀获湔除,恩锡馀年返农圃。青鞋布袜谢尘埃,肯使高踪惭杜甫。
https://shici.929r.com/shici/cgEyNiIj.html
秋风歘来归,秋事日夕动。
叶净嵩岭高,烟空颍川纵。
茅斋郁其傍,妙与猿鹤共。
拂衣问前途,不作河滨梦。
念君如病松,重以旻天恸。
未屠朱子龙,且集黄公凤。
伊予亦何为,于此迭宾送。
慎勿甘自埋,斯文要梁栋。
此身风中蓬,飘飖洛西豪。
所向不胶漆,杜门天自高。
坐怀平生友,皎皎眉间毫。
书随鹊声来,厚我逾绨袍。
如何东野鸣,亦复追离骚。
彼苍久已均,后逸须先劳。
试看刀笔微,他日犹萧曹。
麴蘖正多事,要在餔其糟。
勿谓伯乐死,辕下终奇遭。
况乃掣电中,几许堪游遨。
展江涵清空,春光集渔舠。
命驾裁数驿,慰此心忉忉。
吕安何人斯,君首无徒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