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成立道飞香阁》
《题成立道飞香阁》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碧池千亩红莲花,敕书楼下醇儒家。

跻民仁寿逢主圣,欣与万邦无叹嗟。

六经变化天地阔,何处不可为生涯。

只今耆域在庭户,信手掇取皆灵芽。

气运回环助调燮,各正性命逾尘沙。

是渠病愈我亦愈,红莲影里薰风斜。

阴功乘香飞北极,上帝首肯群仙誇。

赠之丹桂一千尺,攀条直上凌苍霞。

(0)
鉴赏

此诗《题成立道飞香阁》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祥和与生机的景象。诗中以“碧池千亩红莲花”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自然美的世界,红莲盛开,碧波荡漾,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接着,“敕书楼下醇儒家”一句,似乎暗示了此处不仅是自然美景所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同儒家文化的醇厚与深邃。通过“跻民仁寿逢主圣,欣与万邦无叹嗟”,诗人表达了对民众福祉与国家繁荣的向往,以及对和平共处、无怨无悔生活的赞美。

“六经变化天地阔,何处不可为生涯”则进一步拓展了诗的意境,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无穷力量,以及生活中的无限可能。诗人在这里鼓励人们追求知识,探索世界的广阔,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只今耆域在庭户,信手掇取皆灵芽”描绘了老年智者的存在,他们如同灵芽一般,随时可以汲取智慧的养分,为后辈提供指导。这一句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及知识传承的重要性。

“气运回环助调燮,各正性命逾尘沙”则表达了对社会秩序与个人命运的思考,认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个人修养能够促进和谐,超越世俗的困扰,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是渠病愈我亦愈,红莲影里薰风斜。阴功乘香飞北极,上帝首肯群仙誇。赠之丹桂一千尺,攀条直上凌苍霞。”诗人以红莲、薰风、丹桂等自然元素为载体,寄托了对健康、幸福、长寿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尚品德与超凡成就的向往。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希望人们不仅追求物质上的富足,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最终达到超越尘世的境界。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丰富的哲学思考和社会理想,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光辉的颂扬。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何时别辽海,俛啄杂庭鹍。

去作仙人驾,来乘卫国轩。

云中晴引唳,松上旧能言。

但说长千岁,予非学羡门。

(0)

郡阁阅书投壶和呈相国晏公

较量人世无穷乐,罗列平生未见书。

聊奉投壶祭征虏,休言系剑马相如。

画楼晚去闻寒角,缥帙看来落蠹鱼。

日获诲言皆旧学,不惭贫贱带经锄。

(0)

黄葵

乾坤有正气,间色皆为臣。

名葩据中央,红紫谁敢邻。

倾日不忘君,卫足恐伤身。

冥然无知识,忠孝出本真。

林林天地间,戴履而为人。

明灵秀万物,孰不尊君亲。

嗟嗟叔季后,利欲泯天伦。

邈哉望帝国,产此瑞世珍。

九夏不趋炎,三月不争春。

高秋风露冷,孤标出清尘。

背时还独立,揽芳泪沾巾。

(0)

归去来

归去来,归去来。陆行无车,水行无船。

足重茧兮,羊肠九折,历绝崄而盘盘。

局蹐胁息以休影兮,石壁屹立而不可以攀缘。

上窥不测之夭峤兮,而下临无底之深渊。

寒风凛凛以切骨兮,朔雪漫漫而涨天。

孤猿哀吟其左右兮,而猛虎咆哮乎后先。

缅前路之险阻其若此兮,道云远而莫前。

悲已往之勤瘁兮,泪流襟而涟涟。归去来,归去来。

吾乡虽远兮,及此而犹可以生还。

饥寒迫于屡空兮,庶乎安之若命而终保吾之天年。

(0)

箜篌引

行天莫乘龙,行地莫乘马。

龙马各有待,牵连一时假。

至人运独照,八表周神化。

结交当结心,势利徒夸咤。

兔丝倚乔松,缠绵不相舍。

秋风飞严霜,荣枯何所藉。

富贵人所慕,贫贱人所鄙。

妻嫂薄苏秦,人事古如此。

游子归去来,劳生良可耻。

(0)

与印老同访天封老至夕忘归

斜风吹雪冷征衣,来见长眉老阿师。

为我晓开银色界,笑谈宁复问归期。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