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天无云,稀星耿顽碧。
茫茫行役者,对此焉不息。
胡为蜗角端,相与竞寻尺。
劝君归去来,飞空鸟无迹。
子夜天无云,稀星耿顽碧。
茫茫行役者,对此焉不息。
胡为蜗角端,相与竞寻尺。
劝君归去来,飞空鸟无迹。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的《清夜》,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景象。"子夜天无云,稀星耿顽碧",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深夜的天空,星星稀疏但明亮,映照在碧蓝的夜色中,显得静谧而深远。"茫茫行役者,对此焉不息",诗人借此表达对在外奔波劳碌的人们的同情,他们面对这宁静的夜空,自然会产生停歇的念头。
接下来,诗人通过"胡为蜗角端,相与竞寻尺",寓言般地批评人们为了微小的利益或名利之争,如同蜗牛角上争斗,过于执着和渺小。他劝诫人们"劝君归去来,飞空鸟无迹",希望人们能看淡世俗纷扰,像空中飞鸟一般自由自在,不留痕迹。
整首诗以景寓情,借夜空的广阔与星辰的永恒,反衬人生的短暂和无谓的争夺,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秦观的词风婉约,此诗亦体现了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嵩峰三十六,皆在青云端。
宿昔望见之,恨不生羽翰。
卷脔尘土中,日月如波澜。
迩来老将至,更觉行路难。
闻君谢车徒,选胜群峰峦。
幽深每独往,神异多所观。
若有真仙子,羽衣白玉颜。
吹笙烟雾中,举手留盘桓。
信非人间境,邈与时俗悬。
顾怀平生旧,慰以逍遥篇。
三复想在目,令人愧衣冠。
处世阔且疏,幼舆亦有言。
一丘与一壑,自谓无间然。
安得从君游,解缨弄云泉。
昏昏岁复晏,相望空长叹。
秋霁涛江气象宽,龙山亭耸凭云端。
老僧欲快吾心目,旋剪当轩竹数竿。
气象三齐古得名,时登表海最高亭。
河源一水下青嶂,人物两城如画屏。
邑报有秋期俗阜,守惭无术济民灵。
从来狱市并容地,且向樽前任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