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薄德亦散,功名为时须。
用力世所贤,守正众云愚。
智者竞蒿目,小人复迩图。
悠悠三季后,此风益已渝。
安知治未病,舐痔而多车。
尧舜无能名,越哉巳矣夫。
道薄德亦散,功名为时须。
用力世所贤,守正众云愚。
智者竞蒿目,小人复迩图。
悠悠三季后,此风益已渝。
安知治未病,舐痔而多车。
尧舜无能名,越哉巳矣夫。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的深刻反思。首句“道薄德亦散”点明了道德标准的稀释与分散,接着“功名为时须”则指出人们追求功名利禄成为时代的主流。诗人通过“用力世所贤,守正众云愚”表达了对坚守正道者的同情与对随波逐流者的讽刺。
“智者竞蒿目,小人复迩图”描绘了智者在复杂社会中的无奈与挣扎,以及小人为了私利不择手段的形象。后两句“悠悠三季后,此风益已渝”感叹自古以来社会风气的恶化,似乎愈演愈烈。
“安知治未病,舐痔而多车”运用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治理国家或社会时,往往等到问题严重才去解决,却已经为时过晚,如同治疗疾病时已经到了晚期,只能采取极端措施。最后,“尧舜无能名,越哉巳矣夫”以历史上的圣君尧舜为例,表达了对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深切忧虑,感叹道:“这情况已经无法挽回了。”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宋代社会道德滑坡、功利主义盛行的现象,并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今朝血泪问苍苍,不分先悲旅馆丧。
人送剑来归陇上,雁飞书去叫衡阳。
还家路远儿童小,埋玉泉深昼夜长。
望尽素车秋草外,欲将身赎返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