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花呈灿。瑞气满筵春欲烂。月色中宵。
疑是阶前雪未消。骚人词客。魂断蜡梅香已籍。
谁更情关。一点新愁入远山。
烛花呈灿。瑞气满筵春欲烂。月色中宵。
疑是阶前雪未消。骚人词客。魂断蜡梅香已籍。
谁更情关。一点新愁入远山。
这首宋词《减字木兰花·其二》由林淳所作,描绘了一幅温馨又略带凄清的夜景。开篇“烛花呈灿”四字,以明亮的烛火为画面定调,展现出夜晚宴席上热闹而明亮的气氛。"瑞气满筵春欲烂"进一步渲染了节日或喜庆的氛围,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欢乐。
接下来,“月色中宵”切换到室外,月光皎洁,让人误以为是未消融的雪,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意境。“骚人词客”则点明了宴席上文人墨客的身份,他们沉浸在蜡梅的香气中,情感深沉。“魂断蜡梅香已籍”表达了词人对蜡梅香气的深深眷恋,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
最后,“谁更情关”一句,以疑问的方式引出词人的内心独白,他感到自己被新的愁绪所困扰,这愁绪如远山一般深远而难以言表。“一点新愁入远山”以富有象征性的手法,将愁绪比作远山,形象地传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远方的思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在欢庆之余的淡淡哀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露幕拥簪裾,台庭饯伯鱼。
綵衣人竞看,银诏帝亲书。
知子当元老,为臣饯二疏。
执圭期已迫,捧膳步宁徐。
而我诚愚者,夫君岂病诸。
探题多决胜,馔玉每分馀。
荣比成功后,恩同造化初。
甑尘方欲合,笼翮或将舒。
榆荚钱难比,杨花雪不如。
明朝古堤路,心断玉人车。
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
梢梢寒叶坠,滟滟月波流。
凫鹄共思晓,菰蒲相与秋。
明当此中别,一为望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