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不见月》
《中秋不见月》全文
元 / 安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萧飒西风起暮愁,无端阴翳掩晴秋。

何当放出中天月,重照山河十二州。

(0)
鉴赏

这首诗《中秋不见月》由元代诗人安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因云遮月而产生的愁绪与期待。

首句“萧飒西风起暮愁”,以“萧飒”形容西风的凄厉,渲染出一种傍晚时分特有的寂寥与愁绪,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无端阴翳掩晴秋”一句,将视线转向天空,描述了乌云遮蔽了晴朗的秋日,暗喻着诗人内心的阴郁与不快。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映射出诗人的情感状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失落。

后两句“何当放出中天月,重照山河十二州”,则表达了诗人对明月重现的渴望与期待。诗人想象着如果能有那么一天,月亮能够冲破云层,重新照亮大地,不仅让山河十二州沐浴在月光之下,也寓意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光明与希望的向往。这种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憧憬,既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生活充满乐观态度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晴朗与阴霾的景象,以及对月光重现的期待,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中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相互交织,使得作品既有深沉的意境,又蕴含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作者介绍

安熙
朝代:元

安熙(公元一二六九年至一三一一年)字敬仲,号默庵,藁城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武宗至大四年,年四十三岁。少慕刘因之名,欲从之游。因没,不果,乃从因门人乌冲问其绪说,尊信力行。家居教授,垂数十年;四方来学者,多有成就。熙作有默庵集五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好事近·其九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

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

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0)

次韵胡明仲见寄

去年玉笋班,仰视见櫑具。

论事似陆贽,任事似裴度。

今年起衡山,出守非不遇。

床头看周易,象在益长裕。

解琴须更张,谋国乃疾固。

要开天地炉,更使万物铸。

可怜冰氏子,大似铁炉步。

自谓乐于贫,公乃知其素。

来删城旦书,聊免吏部注。

祝公早来朝,为上宽北顾。

(0)

春昼偶成

默默深闺掩昼关,简编盈案小窗寒。

却嗟流水琴中意,难向人前取次弹。

(0)

太守召陪诸公游虎丘

海涌一小山,远视如陵丘。

中藏天下奇,岩谷峻且幽。

石壁老万古,剑池照千秋。

蕞尔小吴会,隐然瞰瀛洲。

能令轩冕客,到此忘沉忧。

乐天拥千骑,一月常一游。

高贤爱绝景,尘事莫可留。

我公初下车,明断速如流。

千里满和气,讼庭无系囚。

三英皆肤使,金节憩南州。

同声约真赏,相应如鸣球。

半刺富文雅,嘉宾张与刘。

清晨出西阊,山翠逼兰舟。

耕叟迎彩旆,佳禽和鸣驺。

凭阑共四顾,湖海入危楼。

云低未作雨,万象围寸眸。

宪老挥散隶,妙绝与古俦。

河汉淡轻霭,天门跳惊虬。

才名三十年,馀事及银钩。

兹游虽偶然,千载仰芳猷。

日暮下危磴,玉杯相献酬。

一篇间一局,豪放不自休。

乐哉文字饮,相与喜贤侯。

短篇春事胜,可与吴儿讴。

(0)

闰十月十日自鄞城同史子应如东湖宿月波寺

不到东湖便十年,短篷还得泛霜天。

千林脱叶风如剪,万里无云月满弦。

照影婆娑吾老矣,可人潇洒故依然。

敲门款语僧窗夜,挑尽寒灯久不眠。

(0)

南乡子·其一

斗笠棹扁舟。碧水湾头放自流。

尽日垂丝鱼不上,优游。更觉心松奈得愁。

行客语沧洲。笑道渔翁太拙休。

万事要求须有道,何由。教与敲针换曲钩。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