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
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
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
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
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对生活情趣的享受。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开篇即以轻巧的渔舟与悠扬的晚霞构筑了一种恬淡闲适的情境。短棹象征着渔人工作的工具,而“钓船轻”则透露了诗人的心情,仿佛他自己也在享受这宁静的时光。晚烟笼碧,不仅是景物描写,也增添了一份梦幻般的色彩。
“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这里,“塞雁”和“海鸥”都是指鸟类,但它们分别代表着内陆与海洋的不同环境。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动物形象,传达了自然界在秋季变化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这份美景的独特占有感。
“锦鳞拨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这一句则转向日常生活的温馨和乐趣。“锦鳞”形容鱼鳞的光泽,“拨剌”则是捕捉鱼虾的工具。诗人通过描绘渔民满载而归的情景,展现了对简单生活的赞美。而“取酒价相敌”则表明了诗人对饮酒这项消遣活动的享受和珍视。
“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诗篇以此句作为结束,带来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风顺片帆”形容的是顺风航行,帆船轻松前进。诗人在这宁静的夜色中,似乎在询问,何人能够如他一般,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中停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的细致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老来爱酒剩狂颠,况复梅花到眼边。
不怕幽香妨静观,正须疏影伴癯仙。
松筠共叹冰霜晚,桃李从教雨露偏。
此去西湖八千里,破愁一笑得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