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长淮绕县东,两城佳气往来通。
封移旧地同周镐,世有遗恩比汉丰。
今日兵戈皆耒耜,当时父老更儿童。
循良合是升平事,要录书生抚字功。
千里长淮绕县东,两城佳气往来通。
封移旧地同周镐,世有遗恩比汉丰。
今日兵戈皆耒耜,当时父老更儿童。
循良合是升平事,要录书生抚字功。
此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送孙进士治知临淮》。诗中描绘了临淮县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以及对新任官员孙进士的期望。
首联“千里长淮绕县东,两城佳气往来通”以长淮河的蜿蜒和两城间的祥瑞之气,展现了临淮县的地理位置与自然风貌,暗示着这里自古以来便有着不凡的历史底蕴。
颔联“封移旧地同周镐,世有遗恩比汉丰”运用典故,将临淮县与周朝镐京、汉朝丰邑相提并论,强调了这里的深厚历史文化和遗留的恩泽,表达了对临淮县悠久历史的尊重与赞美。
颈联“今日兵戈皆耒耜,当时父老更儿童”描绘了战乱之后,百姓生活从战争的阴影中逐渐恢复,农耕成为生活的常态,昔日的老人们如今已成孩童,形象地展示了社会的变迁与和平的可贵。
尾联“循良合是升平事,要录书生抚字功”寄寓了对孙进士的期待,希望他能秉持公正善良的治理理念,为当地带来繁荣安定的局面,同时也肯定了读书人对于地方治理的重要贡献。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既赞美了临淮县的历史文化,也寄托了对新任官员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地方治理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