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惟寅治第于甃石中得大禹岣嵝碑因函置壁间赋此纪事是日同观者王行父汪明生》
《惟寅治第于甃石中得大禹岣嵝碑因函置壁间赋此纪事是日同观者王行父汪明生》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十丈穹窿照海湄,玄圭犹忆告成时。

不缘奇字中郎识,那得灵文大夏遗。

雾拥蛟鼍晴挂壁,星攒科斗夜临池。

他年手勒燕然碣,万古银钩对陆离。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惟寅治第于甃石中得大禹岣嵝碑因函置壁间赋此纪事是日同观者王行父汪明生》。诗中描绘了诗人发现大禹岣嵝碑的场景,并通过这一发现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与敬仰。

首句“十丈穹窿照海湄”,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碑文的宏大与壮观,仿佛高耸入云的穹顶照亮了海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接着,“玄圭犹忆告成时”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大禹岣嵝碑比作玄圭,暗示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同时暗指大禹完成治水伟业的时刻,强调了碑文承载的历史意义。

“不缘奇字中郎识,那得灵文大夏遗”两句,通过对比,赞美了碑文的独特性和珍贵性。这里“中郎”指的是蔡邕,即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识字能力被用来反衬岣嵝碑文字之奇,强调了碑文的不可复制性和独特价值。

接下来,“雾拥蛟鼍晴挂壁,星攒科斗夜临池”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意象来描绘碑文的保存环境。雾气缭绕、蛟龙盘旋的景象与晴空挂壁形成鲜明对比,夜晚星辰汇聚、科斗字形映照池水的画面,既展现了碑文的神秘与古老,也暗示了其在时间长河中的永恒存在。

最后,“他年手勒燕然碣,万古银钩对陆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历史记载的期待。燕然碣是指东汉时期窦宪北伐匈奴后刻石记功之事,此处借用典故,预示着未来会有更多历史事件被铭记,而“万古银钩对陆离”则进一步强调了文字作为历史记录工具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时间长河中的持久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禹岣嵝碑的发现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他对文字作为历史传承载体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晚春题远上人南亭

给园支遁隐,虚寂养身和。

春晚群木秀,间关黄鸟歌。

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

炎月北窗下,清风期再过。

(0)

新晴爱月

野性平生惟爱月,新晴半夜睹婵娟。

起来自擘纱窗破,恰漏清光落枕前。

(0)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

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

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

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

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

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

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

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

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

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

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0)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

久客应吾道,相随独尔来。

孰知江路近,频为草堂回。

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

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0)

人过远村秋日晚,鸟飞平野暮天空。

(0)

送诸暨裴少府

山公访嵇绍,赵武见韩侯。

事去恩犹在,名成泪却流。

一官同北去,千里赴南州。

才子清风后,无贻相府忧。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