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时贤多以不才诮我因自咏》
《时贤多以不才诮我因自咏》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我本无心士,终非济世才。

虚舟人莫怒,疑虎石曾开。

蚊负愁山重,葵倾喜日来。

欲将嘲强解,真意转悠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xiánduōcáiqiàoyīnyǒng
sòng / sòngxiáng

běnxīnshìzhōngfēishìcái

zhōurénshícéngkāi

wénchóushānzhòngkuíqīnglái

jiāngcháoqiángjiězhēnzhuǎnyōuzāi

翻译
我原本无意成为士人,终究不是能拯救世界的才子。
如同空船无人责怪,疑虑重重也像石头曾经裂开过。
蚊子背负着沉重的忧虑,向日葵却因阳光的到来而欣喜地倾斜。
试图以嘲笑来排解苦闷,但内心的真实情感反而更加深沉。
注释
我本:本来。
无心士:无意成为士人。
济世才:拯救世界的人才。
虚舟:空船。
人莫怒:无人责怪。
疑虎石:疑虑重重的石头。
蚊负:蚊子背负。
愁山重:沉重的忧虑。
葵倾:向日葵倾斜。
嘲:嘲笑。
强解:勉强排解。
真意:真实情感。
悠哉:深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能有限,不足以济世救人的自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他人误解和诽谤自己的无奈与幽默。

"我本无心士,终非济世才。" 这两句直接表明诗人认为自己并非有能力帮助社会或改变世界的人物,是一种自知之明的表现。

"虚舟人莫怒,疑虎石曾开。" 这里运用了“虚舟”和“疑虎石”的意象,“虚舟”指的是空中的浮动之物,比喻自己的才能不足以被重视;“疑虎石”则出自古代传说,疑惑的老虎在石上留下印记,这里用来比喻外界对诗人的误解和质疑。诗人似乎在劝慰那些可能生气的人,不必为此而愤怒,因为他本身就是不被看好的一个存在。

"蚊负愁山重,葵倾喜日来。" 这两句中的“蚊”和“葵”都是微小之物,“蚊负愁山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重重,如同一只蚊子背负着高山一般;而“葵倾喜日来”则用葵花向阳的特性,表现出诗人的喜悦之情,当阳光普照时,小小的心灵得到了慰藉。

"欲将嘲强解,真意转悠哉。" 这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想要解释自己真正用心,但却又转变为一种悠然的态度,不愿深陷于辩解和争论之中。这既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平和,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外界评价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的自知与超然,同时也展现了他在面对误解时所保持的幽默态度。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宫词

禁城柳色蔼春晖,江上龙舟去若飞。

典笥预开金锁待,君王初进五时衣。

(0)

黑将军被放

汉将功成谤易生,蓝田归去不胜情。

青天一片淮南月,犹照当时细柳营。

(0)

黄梅闻张令先已入省

仙凫谒帝楚江归,芳草洲连赤壁矶。

遥对双峰怀玉树,琴声寂寂落花稀。

(0)

谢璇公惠药

文园多病日,萧寺客居时。

未得无生理,持方问药师。

(0)

浙闱中秋呈诸同事

锁院深沈秋气中,德星今夜聚群公。

清怜月色能留鉴,香泄花枝欲待风。

静觉涛生枚发就,回惊年少猎心雄。

亦知龙颔先探取,不遣骊珠落海东。

(0)

阙下送王水部时献军器闻留省免官

君除戎器谒彤墀,检阅忘劳匠氏推。

南国鉴人非有道,西京怜士愧无知。

伤心白璧那应弃,挥手青门从此辞。

雁宕山前逢故老,少谈边事更忧时。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