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春题远上人南亭》
《晚春题远上人南亭》全文
唐 / 孟浩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给园支遁隐,虚寂养身和。

春晚群木秀,间关黄鸟歌。

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

炎月北窗下,清风期再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chūnyuǎnshàngrénnántíng
táng / mènghàorán

gěiyuánzhīdùnyǐnyǎngshēn

chūnwǎnqúnxiùjiānguānhuángniǎo

línshìzhúchíyǎngyòujūné

yányuèběichuāngxiàqīngfēngzàigu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里修建别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给园支遁隐,虚寂养身和"表明他为了躲避尘世的喧嚣,选择了一个幽静的地方安身心。春天来临之际,"春晚群木秀"写出了周围环境的美丽,而"间关黄鸟歌"则通过鸟鸣声传达出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这两句通过隐喻的手法,表明诗人在这里过着自在的生活。"林栖"暗指隐士栖身于树木间,而"池养右军鹅"则是对唐代名将右军李靖养鹅的典故,寓意自己也像李靖一样,在这片宁静中享受简单而美好的生活。

最后两句"炎月北窗下,清风期再过"描绘了诗人在炎热夏日里寻找一丝清凉,通过北窗下的微风来缓解夏季的炙热。"清风期再过"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期待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心境。这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美好抒发。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朝代:唐   字:浩然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生辰:689-740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猜你喜欢

次华竹友所寄诗韵

水晶宫殿居河伯,紫蟹供来手亲擘。

溪山屯乐考槃歌,干禄无心问龟策。

镜中白发种种多,龙钟尚自游江河。

乌飞兔走朝复暮,要得鲁阳重借戈。

羡君才高世稀得,善写梅花趋没骨。

春游广陌露才晞,夜宴高楼月初直。

娉婷二八脂粉香,宝钗金钏声铿锵。

十分琥珀泻春色,三尺鸊鹈浮剑光。

献书未上金鸾殿,旧物收藏遗祖砚。

百年鲍叔不移心,千古韩荆重识面。

识面以来情最亲,怀抱几多思一陈。

凤凰有雏世之瑞,江海鸥鹭空成群。

仙才不异金门使,天上五城楼十二。

剪裁锦绣是新诗,春水鱼笺劳寄示。

(0)

题画

山茶水仙春满堂,梅花如雪凝清香。

沉深院落绣帘捲,日色淡□明青阳。

名门儿女爱物色,两两嬉戏阶庭傍。

画屏六曲暖生色,蹙金小帽斑衣裳。

雄雌锦鸡成一双,三五引雏雏作行。

相呼啄食最有义,警戒千古传诗章。

斯图本出汉臣笔,意匠妙绝无比方。

清河主人旧收得,转赠史君期宝藏。

我思作画如作诗,兴到便能追汉唐。

□品神品著变化,明珠岂能生夜光。

史君年壮未有子,喻物可以知弄璋。

燕山窦氏昔载□,五枝丹桂同芬芳。

(0)

送友还云南

刘君派出西江水,父祖宦游千万里。

即今寄籍居溟南,不尚豪华尚诗礼。

青年风采玉雪肤,江山览遍来姑苏。

衒奇岂□宝奇货,贳酒何曾交酒徒。

吴趋坊里南州老,龙钟日把蓬门扫。

家僮忽报车马来,荆州识后心倾倒。

月□煮坐留片时,袖出巨卷求声诗。

江山清趣富题咏,浅薄愧乏琼瑶词。

多君清淑种来久,瑞凤祥麟世稀有。

男儿自古志四方,传得香名满人口。

天风猎猎吹綵旌,剑佩三尺苍龙精。

才高莫继子长述,献策好去登蓬瀛。

(0)

冯家女

冯家有女颜如花,二八纳入将军家。

专房宠爱日屡加,岂料众妾怀奸邪。

一朝绞死称缢死,毒手欺凌乃如此。

至君听信不得志,抱恨长为厕中鬼。

(0)

春初口占二绝寄同年徐宪副·其二

古人千里重鹅毛,万里将来意更饶。

惭愧客边无以报,新诗聊写代琼瑶。

(0)

挽李给事中父

令子清时拜好官,先生林下独盘桓。

隔帘山色吟边见,绕径黄花醉后看。

沧海鹤归云渺渺,南柯梦断夜漫漫。

可怜孤冢平郊外,衰草含烟霭莫寒。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