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豁江南望,重登镇海楼。
林高花影细,人閧鸟声收。
朱紫衣冠盛,金兰气义投。
景馀吟不尽,重拟一同游。
欲豁江南望,重登镇海楼。
林高花影细,人閧鸟声收。
朱紫衣冠盛,金兰气义投。
景馀吟不尽,重拟一同游。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江南之景,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首句“欲豁江南望”,表达了诗人渴望开阔视野,欣赏江南美景的心情。接着“重登镇海楼”则点明了地点,暗示了诗人对这一景致的钟爱,愿意多次造访。
“林高花影细,人閧鸟声收”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树木高耸、花影细腻的静谧景象与人群喧闹、鸟鸣渐息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这里,“细”字和“收”字分别赋予了花影和鸟声以细腻和渐消的动态感,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时间感。
“朱紫衣冠盛,金兰气义投”两句转而描写社会场景,通过“朱紫衣冠”象征显赫地位,表现了社会上层人士的繁华与尊贵;“金兰气义投”则借用了古代友谊的比喻,形容深厚的情谊和相互之间的信任与支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
最后,“景馀吟不尽,重拟一同游”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之情以及对再次游览的期待,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希望未来能共同享受更多美好的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古树不知年,清阴团老屋。
几案无纤埃,图书犹满轴。
欢言数晨夕,幽兴日相逐。
丛桂正留人,池荷有馀馥。
石上烹寒泉,茶烟冒新竹。
平台浥西爽,晴翠黏衣服。
樊迟请学圃,曹刿鄙食肉。
但得十双田,奚比九州牧。
吏隐不可兼,安閒即是福。
悠悠西岭云,采采东篱菊。
人生至性坚金石,忠孝心源磅礴积。
谢家奕叶绍箕裘,笃厚流光绵世泽。
先生艺苑夙流芳,庆溢兰陔喜气长。
方幸春晖绵爱日,斑衣舞綵晋霞觞。
萱闱翠幔添寒色,悫慎护持尽心力。
愿以精诚格彼苍,香焚午夜愁如织。
沈沈卧病几经秋,汤药评量未稍休。
秋蟀春鹒忙里过,牧羝人落节旄头。
虞山章子工六法,惨淡经营神理洽。
好事流传入禁中,九重丹诏传来霎。
噫吁嘻,年来孝行久沉沦,骨肉相逢等路人。
读公此图省公意,好垂矩范仰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