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晏延平宰邑分宁兼过乡墅》
《送晏延平宰邑分宁兼过乡墅》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铜纽腰新绶,乌衣省故庐。

乡无夜行谚,楹有世藏书。

楚潦兰浮楫,潘园板御舆。

蚩蚩吴俗美,庖刃一投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ànyánpíngzǎifēnníngjiānguòxiāngshù
sòng / sòngxiáng

tóngniǔyāoxīnshòuniǎoshěng

xiāngxíngyànyíngyǒushìcángshū

chǔliáolánpānyuánbǎn

chīchīměipáorèntóu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职返乡的场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书籍知识的重视。

"铜纽腰新绶,乌衣省故庐" 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官员换下官服,穿上平民服饰,返回家乡的景象。"铜纽"指的是官帽上的金属扣子,"新绶"则是普通百姓腰间所系的丝带;"乌衣"是常人的衣服,而"省故庐"则暗示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回忆。

接下来的"乡无夜行谚,楹有世藏书"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乡无夜行谚"意味着家乡没有流传下来的恶习或不好的俗语,而"楹有世藏书"则指家中的柱间藏有历代相传的书籍,显示出作者家族的文化底蕴。

"楚潦兰浮楫,潘园板御舆"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官员乘坐的轿子。"楚潦兰浮楫"是说水面上飘浮着花瓣,而"潘园板御舆"则写出了官员乘坐的轿子经过园中,展示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景。

最后,"蚩蚩吴俗美,庖刃一投虚" 这两句表达了对家乡风俗的赞美和对武力使用的谨慎。"蚩蚩吴俗美"指的是家乡的习俗纯朴而美好;"庖刃一投虚"则意味着只有在必要时才会动用刀剑,这反映了作者重视和平、不轻易诉诸武力的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理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地方风俗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过扬子江

雨过大江秋,苍茫一叶舟。

乡心随去鸟,旅梦学眠鸥。

水与天同色,云兼月共流。

谁家歌楚调,令我不胜愁。

(0)

远别离

远别离,天有参商之二星。

东西相隔数万里,中有一带天河横。

天河水流直到海,织女牵牛两相待。

早知离别如参商,不用灵鹊为河梁。

宁为参商不相识,庶免郁郁愁中肠。

河可填,海可塞,别离之恨无终极。

(0)

捉搦辞

华阴山头井水深,女儿照影不照心。

影可照,心莫宣,欲知妾心井底天。

(0)

长歌行

长歌如茧丝,缫之不能断。

丝断尚可续,歌长安可短。

短歌续长歌,歌长可奈何。

愿学青松树,千年附女萝。

(0)

壮士行

千金宝刀百金马,称是人间骁勇者。

射虎曾过南山前,斩蛟复入长桥下。

何不生出玉门关,为君谈笑斩楼兰。

汉家得此英雄将,塞上琵琶怨莫弹。

(0)

美女篇

有女颜如花,生长越王家。

浣纱白石上,何曾知馆娃。

高台凌青天,朝歌暮复弦。

宫人裁白苧,只知长少年。

日月无停车,流光迅于电。

春风吹落花,不到黄金殿。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