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支遁在东林,咫尺园亭负赏心。
上界雨馀花似锦,南来舟涩酒如金。
人从庐阜开新社,诗与唐风续正音。
自愧濯缨无处所,灵源何日许相寻。
不知支遁在东林,咫尺园亭负赏心。
上界雨馀花似锦,南来舟涩酒如金。
人从庐阜开新社,诗与唐风续正音。
自愧濯缨无处所,灵源何日许相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敏政的《又次壁上旧韵》,表达了作者对隐逸高士支遁的向往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赏。首句“不知支遁在东林”,透露出诗人对支遁这位高僧的仰慕,却无缘相见的遗憾。接着,“咫尺园亭负赏心”描绘了眼前园林的美景,虽近在咫尺,却未能尽享其乐,流露出一丝惋惜。
“上界雨馀花似锦,南来舟涩酒如金”两句,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雨后花开如锦绣,舟行缓慢如同黄金般的美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致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享受之情。接下来,“人从庐阜开新社,诗与唐风续正音”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探讨诗歌,延续唐代诗歌的传统,体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自愧濯缨无处所,灵源何日许相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如古人般隐居山林的自嘲,以及对能与支遁这样的高人相遇、交流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文化的执着。
诗曲文章,任汝空留,数千万篇。
奈日推一日,月推一月。今年不了,又待来年。
有限光阴,无涯火院,只恐蹉跎老却贤。
贪痴汉,望成家学道,两事双全。
凡间,只恋尘缘,又谁信壶中别有天。
这道本无情,不亲富贵。不疏贫贱,只要心坚。
不在劳神,不须苦行,息虑忘机合自然。
长生事,待明公放下,方可相传。
明州长史外台郎,忆昔同年翰墨场。
一自分襟多岁月,相逢满眼是凄凉。
推贤有愧韩安国,论旧唯存盛孝章。
所叹谬游东阁下,看君无计出恓惶。
谪君愁寂似幽栖,百草当门茅舍低。
夜猎将军忽相访,鹧鸪惊起绕篱啼。
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
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
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
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
门前车马路,奔走无昏晓。
名利驱人心,贤愚同扰扰。
善哉骆处士,安置身心了。
何乃独多君,丘园居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