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将礼乐付程仇,房杜无才阐大猷。
可惜唐家三百载,声明文物愧宗周。
独将礼乐付程仇,房杜无才阐大猷。
可惜唐家三百载,声明文物愧宗周。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石介的作品,名为《文中子(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石介表达了自己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才学不足的自谦之情。
“独将礼乐付程仇”,这里的“独将”意味着唯一托付,“程仇”指的是西汉时期的两位大儒,程颐和邱吉,他们分别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对后世文化教育产生深远影响。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历史上能够承担文化传承重任者的敬仰之情。
“房杜无才阐大猷”,“房杜”指的是唐代的两位文学家房玄龄和杜甫,虽然他们都是文坛巨匠,但在诗人石介看来,他们的才华也未能完全展现出“大猷”,即宏伟的理想或远大的抱负。这一句流露出诗人的自谦与对前人才学的敬佩。
“可惜唐家三百载,明经文物愧宗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唐代文化繁荣的怀念,以及对自己不能像古圣先贤那样发扬光大而感到的遗憾。“三百载”指的是时间的长久,意味着唐朝虽然历时较长,但最终也难逃历史的轮回。最后,“明经文物愧宗周”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未能像周公那样贡献于文化教育而感到的羞愧。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学者的怀念和自我才学不足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个人的历史使命感。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唐宋转折时期文化传统的关注,以及他们在文化自觉中的尝试与探索。
昔人炼金鼎,此地馀还丹。
至今风篁鸣,犹疑下笙鸾。
出岭访灵异,投山宿天坛。
一片月色古,千秋松影寒。
醴泉为我酒,丹霞为我飧。
都无世人梦,但伫风中翰。
夫子苟有意,相期此投冠。
到家兴未已,更取吾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