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
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
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
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
门前车马路,奔走无昏晓。
名利驱人心,贤愚同扰扰。
善哉骆处士,安置身心了。
何乃独多君,丘园居者少。
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
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
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
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
门前车马路,奔走无昏晓。
名利驱人心,贤愚同扰扰。
善哉骆处士,安置身心了。
何乃独多君,丘园居者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田园风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句“茅覆环堵亭”设定了一个被野草围绕的小池旁的亭子,给人以宁静自然之感。紧接着,“泉添方丈沼”则进一步描绘出水源充足的小池景象。
诗中还通过对生物的观察,如“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生机的欣赏和融入。其中,“拳石苔苍翠”描写了岩石上苔类植物的繁茂,“尺波烟杳渺”则是小池波光与水汽交织的迷人景象。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而表达了对物欲和名利无关的心态,“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显示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尽管“门前车马路,奔走无昏晓”描述了一种繁忙与喧嚣,但诗人并不为之所动。
最后两句“名利驱人心,贤愚同扰扰”批判了世间纷争和物欲的扰乱,而“善哉骆处士,安置身心了”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叹和向往。末句“何乃独多君,丘园居者少”反映出诗人对于能够找到内心平静的人感到惊讶,因为这样的人在世间实属罕见。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