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醉蓬莱·其七丙午寿八窗叔》
《醉蓬莱·其七丙午寿八窗叔》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词  词牌: 醉蓬莱

自陇头垂谱,调鼎传家,典刑犹有。

岁岁芳期,报小春时候。

仙骨非凡,生香不断,标格蕙兰右。

江路孤山,水边雪际,为渠诗瘦。

白玉堂前,青毡席上,孰谓无人,有如此酒。

得意春风,且占万花首。

会看常娥,移栽月殿,肯向桂华后。

应笑家林,枯松厌蹇,岁寒堪友。

(0)
翻译
源自陇头的乐谱传承,家族烹饪技艺代代相传,典范仍在延续。
每年的早春时节,都如约而至。
他气质超凡,犹如仙人,香气不断,如同蕙兰中最出众的一枝。
他在江边孤山,水边雪地,因诗而清瘦。
在白玉堂前,青毡席上,谁能说这里没有佳酿呢?
春风得意,他独占百花之首。
将来定能看到,他如嫦娥般被移居月宫,怎会在桂花之后呢?
想必他会笑自家林中那棵老松,虽困顿却仍坚韧,寒冬中也可为友。
注释
陇头:指陇西之地,古代中国的西部地区。
调鼎:比喻烹饪技艺,鼎象征着烹饪器具。
典刑:典范、榜样。
小春:农历正月,春季的开始。
标格:品格、风度。
孤山:杭州西湖附近的名胜,以梅花著名。
渠:他,指前文的‘仙骨非凡’之人。
白玉堂:形容豪华的厅堂。
青毡席:古代贵族的坐具,象征高雅。
枯松:比喻坚韧不屈的人。
厌蹇:困顿、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醉蓬莱(其七)》。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联想,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可以分几部分来鉴赏。

首先,“自陇头垂谱,调鼎传家,典刑犹有” Several lines of poetry are woven together like a brocade, with the rhythm of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an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still present. 这几句诗描绘了一种文化传承的景象,通过对古代音乐和礼仪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接着,“岁岁芳期,报小春时候” Every year at the prime time, it's time to report the arrival of early spring. 这里的“芳期”指的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即春天,而“报小春时候”则是说到了该宣告早春到来的时刻。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欢迎。

“仙骨非凡,生香不断,标格蕙兰右” The bones of the immortals are extraordinary, the fragrance is continuous, and the orchids are planted to the right. 这里的“仙骨”指的是兰草,而“生香不断”则形容兰草的清香不绝。通过对兰草的描写,诗人赞美了兰草的高洁和不凡。

然后,“江路孤山,水边雪际,为渠诗瘦” The solitary mountain by the river, the snow at the water's edge, is thin for the poem. 这里的“江路孤山”描绘了一种孤独的景象,而“水边雪际”则是对冬日景色的细腻描写。最后一句“为渠诗瘦”,可能是在说这景色即使诗人也感到有些凄凉。

接下来,“白玉堂前,青毡席上,孰谓无人,有如此酒” In front of the white jade hall, on the green felt mat, who says there is no one? There is such wine. 这里的“白玉堂”可能是指一个清雅的居所,而“青毡席”则是在描绘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则是在表达即使孤独,也有美酒作伴。

再往下,“得意春风,且占万花首” Enjoying the spring breeze, take the lead among ten thousand flowers. 这里的“得意春风”是对春天景色的享受,而“且占万花首”则是在说诗人希望在这美好的时光中占有一席之地。

最后,“会看常娥,移栽月殿,肯向桂华后。应笑家林,枯松厌蹇,岁寒堪友” Perhaps look at Chang'e, transplant the Moon Palace, willing to go after the osmanthus flowers. Should smile at the family forest, the withered pine is tired of being alone, a friend in the cold years. 这几句诗,是在表达一种超脱和向往。通过对月宫的描写,以及对桂花后追寻的表述,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越世俗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挽王知复书监·其三

公子三槐族,贫交五柳门。

乡闾虽不数,书劄屡相温。

前辈风流远,时情势利尊。

哀哀埋玉树,此意复谁论。

(0)

和答吴尉俞灏商卿见赠因用韵送行

去去瀛洲蜕骨仙,旧游还似九江传。

尘埃下视三千界,文字勤追二百年。

宦达有时聊尔耳,才难自古不其然。

临分更吐平生话,有底閒愁到酒边。

(0)

句·其一

谁如张璪工松石,拟裂鲛绡画作图。

(0)

句·其四

飞泉落翠巘,爽籁生寒空。

(0)

游齐山寺寻陈鸿断碑

万木参天绕寺篱,一声孤磬彻江湄。

楼边已失陈鸿记,亭上犹存杜牧诗。

细雨乍经岩溜响,嫩苔长积石桥危。

知予好古心常切,僧与前山觅断碑。

(0)

风中柳/谢池春.闺情

销灭芳容,端的为郎烦恼。鬓慵梳、宫妆草草。

别离情绪,待归来都告。怕伤郎、又还休道。

利锁名缰,几阻当年欢笑。更那堪、鳞鸿信杳。

蟾枝高折,愿从今须早。莫辜负、凤帏人老。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