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参天绕寺篱,一声孤磬彻江湄。
楼边已失陈鸿记,亭上犹存杜牧诗。
细雨乍经岩溜响,嫩苔长积石桥危。
知予好古心常切,僧与前山觅断碑。
万木参天绕寺篱,一声孤磬彻江湄。
楼边已失陈鸿记,亭上犹存杜牧诗。
细雨乍经岩溜响,嫩苔长积石桥危。
知予好古心常切,僧与前山觅断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寺幽静的景象,充满了对历史的回忆和怀旧之情。开篇“万木参天绕寺篱,一声孤磬彻江湄”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齐山寺四周被茂密树林所环绕,古老的寺院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听到的磬声,给人的心灵带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感。
接着,“楼边已失陈鸿记,亭上犹存杜牧诗”两句,表明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怀念。陈鸿和杜牧都是唐代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在这座古寺中留下了痕迹,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只有杜牧的诗作还能在亭上找到。这不仅是对两位诗人作品存续性的反思,也映射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关切。
“细雨乍经岩溜响,嫩苔长积石桥危”两句,细雨为背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静谧和淡远。岩溜的回音与细雨交织在一起,为诗人提供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而“嫩苔长积石桥危”则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哀愁。
最后,“知予好古心常切,僧与前山觅断碑”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及对那些遗失的历史文物的寻找。这里的“好古心”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兴趣,而“僧与前山觅断碑”则展示了一种探索和挽救历史知识的行动。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通过对古代文化遗迹的追寻,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历史传承的尊重与关怀。
许掾多情,清和佳节,连夕娇歌妙舞。
料得眉峰,碧到愁时都聚。
记昨宵、银瑟初停,又此夜、红牙再补。
看一群、灯下诸郎,依稀尽解此情苦。
独有江东词客,为家山路远,倍增悽楚。
回首朱门,略记虫娘庭户。
好院本、全部笙箫,没心情、半生羁旅。
比年时、携手听歌,多了黄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