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垤鹳》
《垤鹳》全文
明 / 守仁   形式: 古风

垤鹳何翩翩,颇与鹤同类。

秦人罗致之,怜爱无不至。

固无警露姿,实有乘轩贵。

羽毛已鲜泽,习性亦骄恣。

秦人既鹤呼,鹳亦鹤自谓。

忽逢浮丘伯,借之乘谒帝。

长鸣玉陛前,帝怪鹳音异。

敕令击杀之,下充膳夫馈。

浮丘报秦人,秦人方自愧。

为诫畜禽家,畜禽辩真伪。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垤鹳》,是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诗中以“垤鹳”这一虚构的鸟类作为载体,通过寓言的手法,探讨了人性、道德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

诗开篇描绘了垤鹳翩翩起舞,与鹤相似的形象,暗示其虽外表相似,但本质却大相径庭。接着,描述秦人对垤鹳的喜爱与珍视,赋予其鹤的地位和待遇,象征着社会上对某些表面现象的盲目追捧和过度重视。

随后,诗中提到垤鹳虽外表光鲜,内心却骄傲放纵,这反映了人性中的虚荣与自大。秦人将垤鹳称为鹤,鹳也自称为鹤,体现了社会上对于身份地位的追求与自我认同的混淆。

最后,诗中引入了仙人浮丘伯的角色,他借鹳乘机进见天帝,却因鹳的叫声与众不同而受到责罚。这寓意着在追求权力与地位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自身的真实身份或能力不足而遭受惩罚。同时,诗通过秦人的反思,强调了辨别真伪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整体而言,《垤鹳》通过寓言故事,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现象的多面性,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警示作用。

作者介绍

守仁
朝代:明

明僧。浙江富阳人,字一初,号梦观。发迹于四川延宁寺。后住持灵隐寺。洪武十五年被征,授僧录司右讲经,升任右普世。能诗。有《梦观集》。
猜你喜欢

赠欧阳成判官

一言子产识然明,白首怜君独抱经。

去马来牛随白日,落花飞絮得浮名。

曳裾五府非良计,发愤三书亦漫成。

便作归休岂无食,木兰垂露菊含英。

(0)

直庐联句

上閤井泉甘若醴,蓬山点茶竹阴底。

庚伏恩容午课休,宫殿初凉朝雨洗。

身闲出饮官不嗔,日长睡足长精神。

未惭便作蠹鱼老,拔毛济世知何人。

(0)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六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一日何三秋。

花开苦多雨,何不张幕游。

行乐时不再,春荣岂长在。

古人轻尺璧,愚者昧所戒。

君看龙与虎,飘忽不相待。

(0)

次韵苏公翰林赠同职邓温伯怀旧作

雪堂蜜酒花作醅,教蜂使酿花自栽。

堂前雪落蜂正蛰,恨蜂不采西山梅。

漫浪饮处空有迹,无酒可沃胸崔嵬。

不知几唤樊口渡,五见新历颁清台。

邓公昔叹不可挽,素衣未化京雒埃。

山中相邀阻筇杖,天上对直同金罍。

只今江边春更好,渔蓑不晒悬墙隈。

百年变化谁得料,剑光自出丰城苔。

老儒经济国势定,近臣献纳天颜开。

蜀公亭上别公处,花柳未逐东风摧。

尚容登堂谭落屑,不愧索米肠鸣雷。

因知流落本天命,何必挽引须时来。

九关沉沉虎豹静,无复极目江枫哀。

(0)

用谷字韵答提刑毅父治河桥

两堤马头高作山,两津车路深成谷。

截川夭矫暮虹背,排浪参差动蚿足。

七牛蹴河犹怒目,一牛从能往不复。

借牛使河此圣时,强饮不须求马玉。

(0)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其二

金丹妙通灵,子有遗世术。

石髓不成餐,闵予多滞骨。

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

竹叶将菊花,及时同一杯。

匏器祀天地,贵质不贵华。

土缘井渠繁,生气泄大和。

革面固非性,小人变丹青。

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