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白鹿庵壁·其二》
《题白鹿庵壁·其二》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滔滔一世强留连,头上从渠岁月迁。

老子养生宁解事,小儿有口惯谈天。

醉来莫负持螯手,老矣终寻种玉田。

若怪微吟漏消息,九江谁识市门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白鹿庵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哲理与生活情趣。

首句“滔滔一世强留连”,以“滔滔”形容时间的流逝,表达出世事如江水般不断向前,难以挽留。然而,“强留连”则暗示了老者对生活的热爱与不舍,即使时光匆匆,仍愿意沉浸其中,享受每一刻。

“头上从渠岁月迁”一句,通过“头上”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岁月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而“从渠”则表现出老者对时间流逝的顺从与接受。

“老子养生宁解事,小儿有口惯谈天”两句,对比了老者与小孩子的不同生活态度。老者可能更注重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而小孩子则充满好奇,乐于谈论各种事物。这反映了人生的多样性和成长的不同阶段。

“醉来莫负持螯手,老矣终寻种玉田”表达了老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使在醉酒之时,也不忘享受生活,尤其是“持螯”这一细节,让人联想到美食与欢聚的美好时刻。同时,老者也对未来有所规划,希望在年老时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进行种植,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若怪微吟漏消息,九江谁识市门仙”最后两句,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老者的孤独与超脱。他或许在思考自己的生活哲学,以及是否有人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这种孤独感并非消极,而是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暗示着老者在世俗之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者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与超脱。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裴殿丞访别说春秋期岁初复来

吾衰不梦周,知我在春秋。

斯道宜未坠,夫公能见求。

相看头可白,感别岁空遒。

念子期鸡黍,母怀汗漫游。

(0)

送裴殿丞

君已头发白,犹著五綵衣。

出门我意失,赠别双涕挥。

自古不泽禄,念公早旋归。

天欢固为乐,外物焉足希。

达矣老莱子,千年见馀辉。

(0)

送王十二还乾州

穷通盖有命,富贵不能早。

君侯希世珍,三十未为老。

栖迟升斗禄,奔走周秦道。

及亲固为荣,捧檄岂辞小。

北风正凝霜,千里径无草。

人生贵感激,岂以外物扰。

当为昂藏驹,勿自使枯槁。

(0)

咏古诗十二首·其五

灵山生神芝,一年再三秀。

绚彩夺霞露,荧煌寄岩岫。

真人劝我餐,可以跻万寿。

自古王子乔,秘此莫轻授。

采之岂辞远,时逝不可又。

岁晏怀所思,终焉不盈袖。

(0)

杂诗二十二首·其二十一

昔者有化人,来集周王庭。

咫尺逝万里,顷刻超百龄。

五音荡心神,耳乱不可听。

众采眩其目,不分丹与青。

飘鹞惑真伪,恍忽迷窈冥。

驰思八极表,讵知日与星。

未尝出户牖,自疑涉天廷。

左右莫觉悟,兀然殆遗形。

祈招作悲歌,圣贤用为经。

(0)

魏京诗·其十一

或献其宝,或请其命。帝振于旅,惟时既定。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