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林已忻猿鸟乐,共傲浮生胜大还。
身外是非云不系,社中留恋雨相关。
篮舆寂寞愧彭泽,拄杖风流肖德山。
寄语葛洪岩下水,莫流清梦落人间。
入林已忻猿鸟乐,共傲浮生胜大还。
身外是非云不系,社中留恋雨相关。
篮舆寂寞愧彭泽,拄杖风流肖德山。
寄语葛洪岩下水,莫流清梦落人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蟠的作品,名为《游天竺上寺呈东山仲灵冲晦》。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超然物外、不羁世俗的情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体悟。
"入林已忻猿鸟乐,共傲浮生胜大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进入森林后,听到猿鸟欢唱,与之共享天然之乐,超越世间凡俗的快乐和胜利,体现出一种归隐自然的情感。
"身外是非云不系,社中留恋雨相关。"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的是非与争斗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不为世间纷争所牵绊,同时也流露出对乡土、对集市(社)的一份留恋,这份留恋如同雨水一般渗透在心中。
"篮舆寂寞愧彭泽,拄杖风流肖德山。"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驾着简陋的车辆(篮舆),感受到一种孤寂之情,但却对自己的品行(彭泽)感到愧疚,同时手持拐杖,体会到自然界中的风流,以及对德山的景象进行描绘。
"寄语葛洪岩下水,莫流清梦落人间。"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向葛洪(可能是朋友或同道中人)传达的一番心声,希望他不要让清醒的梦想随着岩下之水消逝在世俗的人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超脱尘嚣、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愿望。
池上风烟故可人,倦游老眼厌纷纷。
晴云出岫似知我,野鹤鸣皋疑是君。
可恨音书长契阔,尚从杯酒见殷勤。
新诗准拟频相寄,独学方当病寡闻。
走杀东头供奉官,御香频降雨犹悭。
相公端坐都堂里,天竺观音又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