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鹿苑寺一击轩二首·其一》
《鹿苑寺一击轩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长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我听风篁是梵音,如何俗耳等闲闻。

自来击处无人会,千古知心只此君。

(0)
注释
风篁:风吹过竹林的声音。
梵音:佛教诵经的声音,这里比喻风声。
俗耳:凡俗的耳朵,指普通人。
等闲:轻易,随便。
击处:风刮过竹子的地方。
会:理解,领悟。
知心:知己,了解。
君:这里指竹子。
翻译
我听见竹林中的风声像是佛经诵读,怎么会被凡俗耳朵轻易听到。
自古以来,只有风懂得敲击竹子的韵律,千百年来,能理解这声音的只有这竹子。
鉴赏

这两句诗是出自宋代诗人李长民的《鹿苑寺一击轩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音响的独特感受和欣赏,以及他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

"我听风篁是梵音,如何俗耳等闲闻。"

这里的“风篁”指的是清风之声,而这清风的声音被比喻为佛教中的“梵音”,即天籁之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声音的神圣化和美好化。后面的“如何俗耳等闲闻”则表明诗人认为一般人的耳朵无法真正感受到这声音的非凡之处。

"自来击处无人会,千古知心只此君。"

“自来击处”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击打乐器的声音,或者是自然界中某种清脆的声音。诗人认为这种声音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它。“千古知心只此君”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自信,即只有他自己才能真正领会这声音背后的深意。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隔绝的艺术境界,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自己的高雅情操和深邃心灵。

作者介绍

李长民
朝代:宋

李长民,字元叔,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举博学宏词科。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除秘书省正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以守监察御史出知处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五、七○)。历知泗州、建昌军(同上书卷一三五、一五○)。二十六年,由知郢州迁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同上书卷一七四)。事见《南宋馆阁录》卷八。今录诗十首。
猜你喜欢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其五

雨馀东北望银屏,一带寒山映骨清。

谁道西风能换物,染红枫树亦多情。

(0)

赵氏鄮山书院诗并序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家亦有塾,以脩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0)

鱼亭驿

黟县鱼亭驿,东莱阁老诗。

雨晴云气敛,峰古石形奇。

老眼经题奖,高风费咏思。

祇惭无密竹,不似绍兴时。

(0)

三吊吟四首·其三

湍溪涨梅潦,一夕十丈强。

愚哉浴马僮,视之如寻常。

高岸一失足,马尚能腾骧。

僮尸不可得,漂流落何乡。

握辔徒自谨,堕阱已足伤。

人间平坦途,中亦有海洋。

(0)

徐太元

彼徐太元者,杭州之参军。

同僚曰张惠,犯赃抵深文。

徐哀其母老,诣狱辄自陈。

谓惠所受赃,太元本同分。

今傥独坐惠,此狱无乃冤。

均之不满法,惠遂减死论。

太元亦坐免,不调十馀年。

西台李侍郎,典选世所贤。

闻徐之所为,特以不次迁。

擢授郑司功,太元名始传。

后为申王师,德行人推先。

嗟哉后世人,恩义日不完。

初既同职事,言色殊相欢。

谄酒与佞食,旦夕同杯盘。

一有不得意,艰险立万端。

推之入网罗,又以毒箭攒。

昂然了自得,衒露其术全。

此等虽曰人,犬彘曾岂然。

眼见与耳闻,天下何可言。

我今作此诗,中有二义存。

欲使在位者,此风幸相敦。

勿令有识人,命尔为蝎蚖。

又欲彼正士,为国掌三铨。

须察此恶子,废斥入冗员。

自然此浮薄,不长其奸根。

览者请味之,勿罪其言烦。

(0)

水硙

激水为硙嘉陵民,构高穴深良苦辛。

十里之间凡共此,麦入面出无虚人。

彼氓居险所产薄,世世食此江之滨。

朝廷遣使兴水利,嗟尔平轮与侧轮。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