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散原游桐庐至七里泷钓台作次原韵·其一》
《和散原游桐庐至七里泷钓台作次原韵·其一》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古风

独昵近湖山,几失烟江景。

孤篷与鹭争,渐入桐庐境。

衔江接红树,斜斜复整整。

云光淡相染,天无成古锦。

山水无定形,奇变出心影。

未成浮海愿,弥觉天机永。

暮傍桐君山,旅夜抱虚警。

相逢莫问名,出世先止饮。

烟波有戒心,身世成悬瘿。

不见披裘人,渔火明孤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桐庐至七里泷钓台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独昵近湖山”,诗人独自亲近湖光山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接着“几失烟江景”一句,似乎在暗示诗人在此过程中迷失于烟雾缭绕的江景之中,进一步强化了对自然之美的沉浸感受。

“孤篷与鹭争,渐入桐庐境”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孤零零的船篷与飞翔的白鹭相互追逐,渐渐驶入桐庐的地域,充满了旅途的生动与新奇。

“衔江接红树,斜斜复整整”则通过“衔江”与“接红树”的景象,展现了江水与红树的和谐交融,同时“斜斜复整整”又赋予了画面以动感与秩序之美。

“云光淡相染,天无成古锦”将云彩与天空的融合比作淡雅的色彩交织,没有刻意的装饰,却自成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

“山水无定形,奇变出心影”揭示了自然景观的多变与不可预测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敏感。

“未成浮海愿,弥觉天机永”表达了诗人虽未实现远航的愿望,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理解却更加深刻,体现了对生命与宇宙奥秘的感悟。

“暮傍桐君山,旅夜抱虚警”描绘了夜晚时分,诗人依傍桐君山,心中充满着对未知的警觉与期待。

“相逢莫问名,出世先止饮”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超脱态度,认为不必过分追求世俗的名利,而是应先学会放下,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纯净。

“烟波有戒心,身世成悬瘿”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应保持警惕与自我反省。

“不见披裘人,渔火明孤枕”最后以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收尾,诗人仿佛在思考着更深层次的人生哲学,与外界的联系变得模糊,只留下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与人生哲思,充满了诗意与哲理的融合。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再到石泉

斜磴临高树,孤峰荷上天。

旧游今日到,重忆十年前。

竹碎林间月,花分石底泉。

生公归去后,法雨暗松烟。

(0)

闻箫

有客乘白云,引箫坐空翠。

吹罢竟不言,背人度山去。

(0)

杂兴·其六

木浮以刳舟,金沈乃制?。圣人达简易,任材动相遭。

如何周道没,举世无乂髦。

孔颜叹用舍,沮溺亦遁逃。

仪秦夸虎视,七雄竞咆哮。

汉唐代得失,制治难相高。

清浊生祸罗,壮士悲贤劳。

悠悠观大运,顺化归吾曹。

(0)

画白鹰

华堂锦鞲双缨红,栖息孤鹰倦飞越。

羽毛脩洁世所稀,无乃开元贡天阙。

纵横碧落原野空,罢猎归疑带霜雪。

不将饥饱向人啼,长怀搏击为君悦。

回首长风势欲飞,谁人为解青绦结。

戢翮游精意气閒,惊狐伏兔心胆裂。

莫言爪距杀气粗,有时解变春鸠拙。

(0)

不寐

新月渡江水,夜半风初起。

摇荡不成眠,波声打船尾。

(0)

早发

江气团团白,潭光约约虚。

露华和月落,风势听人呼。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