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暑雨即事感怀》
《暑雨即事感怀》全文
明 / 童冀   形式: 古风

江南五月黄梅雨,溽暑熏蒸无燥土。

燕山道上走黄尘,不识南中霖潦苦。

今年燕山暑雨多,六月日日闻滂沱。

床头汗衣欲沾体,门前流潦看成河。

东家墙颓空四壁,西家水入深三尺。

群蛙白日堂上鸣,孤萤后夜梁间出。

束薪斗米不论钱,城中比屋无炊烟。

泥涂不异犀浦道,禁火翻同寒食天。

我生炎方困溽湿,不知朔土犹蒸郁。

朔南由来地势偏,气候一月相后先。

我愿天公怜远客,白头早遂归乡约。

秪今溽暑行已过,岁晚苦寒其奈何。

(0)
鉴赏

这首明代童冀的《暑雨即事感怀》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的景象与感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风雨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句“江南五月黄梅雨,溽暑熏蒸无燥土”,开篇即点明时节与环境,江南五月正是黄梅时节,空气湿润,暑气难消,大地仿佛被一层湿热的雾气笼罩,没有干燥之地。接着“燕山道上走黄尘,不识南中霖潦苦”对比北方与南方的天气差异,北方的黄尘与南方的霖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南北地理环境的迥异。

“今年燕山暑雨多,六月日日闻滂沱”描述了燕山地区六月的频繁暴雨,大雨连绵不断,形象生动。接下来“床头汗衣欲沾体,门前流潦看成河”进一步描绘了暴雨带来的实际影响,衣物湿透,门外积水成河,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东家墙颓空四壁,西家水入深三尺”通过邻里之间的对比,展现了暴雨造成的破坏,东家的墙壁倒塌,西家的水位上涨至三尺之深。群蛙在白天于厅堂鸣叫,孤萤在夜晚于房梁间闪烁,这些自然现象在暴雨中显得格外突出,增添了几分荒凉与孤独。

“束薪斗米不论钱,城中比屋无炊烟”反映了暴雨导致的物资短缺与生活困难,柴米价格不受影响,但城中家家户户无法生火做饭,生活陷入困境。最后,“泥涂不异犀浦道,禁火翻同寒食天”将暴雨中的情景与犀浦道的泥泞、寒食节的禁火进行类比,进一步强调了暴雨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与痛苦。

“我生炎方困溽湿,不知朔土犹蒸郁”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生活环境的感慨,生于炎热之地,长期受潮湿困扰,而对北方寒冷之地的气候感到陌生。接着“朔南由来地势偏,气候一月相后先”解释了北方气候的特点,由于地理位置与地形的影响,气候变化往往滞后于南方。

“我愿天公怜远客,白头早遂归乡约”是诗人对自然与命运的无奈与渴望,希望上天能体恤远方的游子,早日实现回归家乡的愿望。最后“秪今溽暑行已过,岁晚苦寒其奈何”表达了对当前酷暑即将过去,但即将到来的严冬将如何度过的一丝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暴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融入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童冀
朝代:明

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猜你喜欢

再赠董少姬

玉貌兰心笑口嫣,未盈三五小婵娟。

双成只合仙游去,故向人间留可怜。

(0)

赠何侍御

古来崧岳诞生申,西望云岩信有神。

晖映昼逢衣绣客,动摇时见避骢人。

封章满积台中草,抗志深埋都下轮。

吴国遗风将欲采,对君祗恐不堪陈。

(0)

壬戌元日

律转残年已报春,开正倍觉物华新。

门前杨柳同元亮,谷口莺花待子真。

容鬓秪应惊马齿,梦魂谁复问鸡人。

古来但愿生尧世,长守箕山幸此身。

(0)

胡开府招宴太虚楼

吴山高处谒氤氲,幽阁晴开一径分。

啸倚楼台逢越石,心悬廊庙见希文。

湖中风景平堪揽,海上烟波静不闻。

樽俎胜游戎事简,挥戈直欲驻斜曛。

(0)

闻警

汉将防秋力已殚,年年遣戍出长安。

宾鸿声断传书少,铁骑蹄穿践雪寒。

止见亚夫屯细柳,不闻介子斩楼兰。

欲知塞外思乡泪,为赋军中行路难。

(0)

椒山访叶令

羡君辞邑赋归田,信有椒园在辋川。

松下持经閒相鹤,花间洗药候鸣泉。

支离自愧犹耽禄,邂逅何期一问玄。

更道圣朝容傲吏,赐骸聊得乐馀年。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