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高处谒氤氲,幽阁晴开一径分。
啸倚楼台逢越石,心悬廊庙见希文。
湖中风景平堪揽,海上烟波静不闻。
樽俎胜游戎事简,挥戈直欲驻斜曛。
吴山高处谒氤氲,幽阁晴开一径分。
啸倚楼台逢越石,心悬廊庙见希文。
湖中风景平堪揽,海上烟波静不闻。
樽俎胜游戎事简,挥戈直欲驻斜曛。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吴山高处的太虚楼参加宴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首联“吴山高处谒氤氲,幽阁晴开一径分”以“吴山”为背景,点明地点,通过“氤氲”二字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描述晴朗天气下,幽静的阁楼与一条小径的清晰划分,展现了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景象。
颔联“啸倚楼台逢越石,心悬廊庙见希文”运用典故,借“越石”和“希文”来象征高洁的品格和深远的政治抱负,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啸倚楼台”与“心悬廊庙”形成对比,既展现了个人的自由洒脱,又体现了对国家社稷的责任感。
颈联“湖中风景平堪揽,海上烟波静不闻”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湖光山色与海景融为一体,通过“平堪揽”和“静不闻”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超然物外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尾联“樽俎胜游戎事简,挥戈直欲驻斜曛”则转入宴会的描写,通过“樽俎”、“胜游”等词语,表现了宴会的欢乐与轻松氛围,同时“戎事简”暗示了和平的环境,最后“挥戈直欲驻斜曛”表达了诗人希望时间停留的美好愿望,也寓意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构思,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夙昔同枝鸟,猋如浮尘散。
何意天涯身,与子复同难!
念我掌中娇,对面相糜烂。
咫尺不得救,空使肝肠断。
馀命锋刃残,分飞互零乱。
我寻闽峤烟,子矫越水翰。
冉冉孤云行,杳杳子规唤。
相望不相闻,因风发长叹!
梦自虚无境,茫茫何有乡。
阳台空想像,宋玉妄周详。
熊预兴王兆,鲇瞻厄圣粮。
古今同坐此,残月漏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