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春怨》
《清平乐.春怨》全文
清 / 宋琬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杨花飞雪,荡子心肠铁。恨杀嫦娥圆复缺。

不管人间离别。怕簪碧玉搔头。妆成懒下朱楼。

楼上衔泥双燕,呢喃似替人愁。

(0)
鉴赏

这首《清平乐·春怨》由清代诗人宋琬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女子的孤独与哀愁。

“杨花飞雪”,开篇以杨花与飞雪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杨花轻盈飘逸,如同女子的思绪在空中游离;而飞雪则增添了几分冷寂,仿佛是命运的无情与不可捉摸。这样的景象,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更迭,也暗喻了主人公内心的波动与迷茫。

“荡子心肠铁”,一句看似矛盾,实则深刻。荡子,即在外游荡的男子,其心肠之硬,象征着远离家乡、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这里既是对男子形象的刻画,也是对女子内心情感的投射——即便面对如此坚强的伴侣,女子心中仍存有深深的忧虑与不安。

“恨杀嫦娥圆复缺,不管人间离别。”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女,常与月亮的阴晴圆缺相联系。此处借嫦娥的形象,表达了女子对月圆人散的无奈与愤慨。她责怪月亮不懂人间的离别之苦,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对无法改变命运的哀伤与不满。

“怕簪碧玉搔头,妆成懒下朱楼。”这两句描绘了女子的日常生活细节。她害怕梳妆打扮后的美丽,因为这只会让她更加思念远方的爱人。懒于下楼,不仅是身体上的懒惰,更是心灵上的逃避,是对现实无奈的体现。

“楼上衔泥双燕,呢喃似替人愁。”结尾处,双燕的呢喃声仿佛在为人间的离愁别绪而叹息。燕子的迁徙与归巢,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往复,同时也映照出女子对爱情与生活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整首词以景入情,以物喻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宋琬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深沉的诗意与情感的力量。

作者介绍
宋琬

宋琬
朝代:清   字:玉叔   号:荔裳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生辰:1614~1674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遇难,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
猜你喜欢

自朝天宫还经海子雪甚有怀顾未斋

密云逗晨光,澄湖抱上方。

混鹅声转细,碍马路偏长。

道履三阳泰,花添两鬓苍。

高楼正奇绝,清宴忆春坊。

(0)

薄暮放舟

金鼓送归舟,星河欲共流。

微霜初入夜,落叶己辞秋。

人语江声荅,渔灯岸影稠。

逍遥吾取足,何处是沧洲。

(0)

晓发北津将过庆宁会郑方斋通守

初破桃花浪,遥过杜若洲。

禹功今尚在,江水正东流。

浩荡蓬瀛路,追随李郭舟。

壮心何处极,聊此付春游。

(0)

和王元章梅花酬姚时望

岁寒冉冉馀冰霜,留此一树先春芳。

山农能事数独步,净扫楮素摇兔芒。

龙池波腾鸲眼裂,喷薄元云沁苍雪。

须臾树梢送长弓,挂此一片寒潭月。

赏心诗客多风韵,欲挽笔力回春信。

竞搜奇事出枯肠,乱插繁花向春鬓。

青钱沽酒白玉缸,自劝一觞梅一觞。

调羹有时会结实,物色梦落商家王。

山林托交盟未冷,众醉何须悲独醒。

中分一顷养鹤田,半顷种花泉半顷。

(0)

秋怀三首·其一

越人挟燕石,买之曰千金。

和氏抱荆玉,至死悲不任。

燕石媚光彩,举世倾所钦。

彼璞一粗砺,在中诚难谌。

不惜大宝湮,伤哉和氏心。

(0)

赠湖州康半刺·其二

千载相传佐郡难,颍川声绩起河南。

冰壶映彻无涯际,人拟苕溪夜月看。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