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简士特》
《简士特》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春来雨鸣屋,夜静雷破山。

客子叹身世,曷以舒心颜。

高人不事事,结屋苍翠间。

松竹不改操,鸿鹄何由攀。

想知于此时,斋扉犹未关。

短檠书史倦,危坐听潺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ǎnshì
sòng / chùquán

chūnláimíngjìngléishān

tànshēnshìshūxīnyán

gāorénshìshìjiécāngcuìjiān

sōngzhúgǎicāo鸿hóngyóupān

xiǎngzhīshízhāifēiyóuwèiguān

duǎnqíngshūshǐjuànwēizuòtīngchánchán

翻译
春天来临,雨声敲打屋檐,夜晚寂静,雷声穿透山峦。
远行之人感叹自身的命运,怎样才能舒展眉头。
高尚的人不追求世俗之事,在青翠的山林间建屋居住。
松竹坚守节操不变,大雁又怎能轻易飞升。
想象此刻,书斋的门依然未关。
疲倦于灯下阅读史书,我独自坐着聆听潺潺流水声。
注释
春来:春季的到来。
雨鸣屋:雨声在屋檐下回响。
客子:旅居在外的人。
曷以:如何能够。
高人:品德高尚的人。
松竹:比喻坚贞不屈的人格。
鸿鹄:大雁,象征志向高远。
斋扉:书斋的门。
短檠:简陋的灯架。
潺潺:形容流水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开篇“春来雨鸣屋,夜静雷破山”两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营造出季节更迭与自然界突发事件的强烈氛围,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动荡和不安。

紧接着,“客子叹身世,曷以舒心颜”表达了诗人作为旅居之人的感慨,以及对于如何才能使心情舒畅的困惑。这里“曷”字用得甚妙,既有疑问之意,又隐含了一种无奈的情绪。

“高人不事事,结屋苍翠间”则描写了诗人向往的生活理想,即像那些不为世俗所扰的高洁之士一样,修建自己的小屋,藏于自然之中,过着超然物外的清净日子。

“松竹不改操,鸿鹄何由攀”这两句诗,用了松竹和鸿鹄(大雁)来象征坚守品行和高洁的品格。这里的“操”指的是个人所持守的道德准则,而“攀”则是攀附、亲近之意,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理解并接纳自己精神追求者的渴望。

“想知于此时,斋扉犹未关”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对于心灵的自省和对知识的追求依旧没有停止,即便是到了需要休息的时候,也还在思考着某种问题或者是在阅读。

最后,“短檠书史倦,危坐听潺潺”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夜读至深夜,由于疲惫而不得不暂时休息,却依然保持着一种警觉的姿态来聆听窗外的雨声。这种状态既表现出诗人的勤学精神,也反映出了他内心的紧张与不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于知识和道德自我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悼陈提刑

耆旧嗟零落,南来识太丘。

有年兼有德,无怨亦无求。

清室遗风在,新桥雅志酬。

谁知灯火散,身世隔明幽。

(0)

送薛士昭·其二

记得祥符识面时,回头二十二年非。

羡君学似川方至,顾我身如鸟倦飞。

老境天教重会合,异乡心最惜分违。

雁山亲旧如相问,征雁归时我亦归。

(0)

悼亡·其一

伤哉无复见,老矣不成偕。

牢落凝香地,同谁话此怀。

(0)

悼亡·其二

不见音容忽三月,无从涕泗已千行。

家山准拟欲归隐,堪叹相随无孟光。

(0)

出郊劝农·其四

一千石俸窃南州,老病馀生厌宦游。

已上祠章即归去,一犁烟雨事西畴。

(0)

父老

父老自何处,同来送使君。

手中一炉香,敬为使君焚。

使君无善政,父老何慇勤。

同辞答使君,去秋稼如云。

淫雨害垂成,一年计徒勤。

使君体上意,租苗放三分。

父子免流离,欢然事耕耘。

年凶米不贵,夜静犬不闻。

颦眉答父老,正缘此纷纷。

黄堂非坐处,归欤老桑枌。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