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门待漏送别·其一》
《金门待漏送别·其一》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七言律诗

迟迟晓箭促铜龙,紫陌鸡鸣夜欲终。

傍院梧桐蟾影没,拂墙杨柳露华浓。

暗闻玉佩千官集,仰觐天颜万国同。

朝罢归来晴旭上,都门送别意匆匆。

(0)
鉴赏

这首明代林鸿的《金门待漏送别(其一)》描绘了清晨宫中待漏的情景以及随后的送别场景,充满了皇家的庄严与深情。

首句“迟迟晓箭促铜龙”,以“晓箭”喻指时间的推移,铜龙则是古代计时的铜壶滴漏,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紧迫感和晨光初现的景象。接着“紫陌鸡鸣夜欲终”,通过鸡鸣声的响起,暗示夜晚即将过去,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营造出一种黎明前的宁静与期待。

“傍院梧桐蟾影没,拂墙杨柳露华浓”两句,将视角转向内院,梧桐树下月影渐消,杨柳枝头露珠晶莹,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同时也映射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清幽。

“暗闻玉佩千官集,仰觐天颜万国同”则转入对宫廷活动的描写,千官佩戴玉佩的声响在寂静中回荡,众人仰望皇帝的仪容,显示出皇家的威严与国家的统一,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与国家的凝聚力。

最后,“朝罢归来晴旭上,都门送别意匆匆”描绘了官员们结束早朝后,面对朝阳的归途,以及在都门送别时的匆忙与不舍,表达了对公务的尽职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独特风貌,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四景图·其一

驴背驮诗去,溪桥有路通。

花村茅店小,春日酒旗风。

(0)

海棠风燕图

社日来双燕,低徊佛画檐。

海棠风不定,谁为捲珠帘。

(0)

墨竹扇面·其二

山幽多美竹,不畏雪霜寒。

好共丛生桂,移来月里看。

(0)

严陵舟还喜晴赠陈大用·其二

霜寒水落石如林,泻壁直下三千寻。

溯流岂辞上滩涩,到家不厌寻源深。

片片浮云或聚散,衮衮长江无古今。

此怀只有陈抟解,故喜扁舟论素心。

(0)

登子陵钓台有感

清晓扁舟维岸阴,百年几渡来登临。

游人仰扳石磴险,飞台俯瞰沧波深。

客星帝座一时事,江水云山千古心。

哲人去矣不可见,击剑空作秋龙吟。

(0)

应制作潇湘八景·其五平沙落雁

秋色澄空碧霄远,蓐收气肃寒云捲。

数声嘹唳天外来,低落平沙水清浅。

羽毛独尔知随阳,岂为饥肠怀稻粱。

衔芦不烦避矰缴,解网今已同商汤。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