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胡尘暗帝畿,楼船南去逐斜晖。
已无虎帐鸣金柝,秖有龙潭葬宝衣。
精卫何时填海满,苍梧终日见云飞。
贞魂若化吴宫燕,应是年年一度归。
极目胡尘暗帝畿,楼船南去逐斜晖。
已无虎帐鸣金柝,秖有龙潭葬宝衣。
精卫何时填海满,苍梧终日见云飞。
贞魂若化吴宫燕,应是年年一度归。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全节庙》描绘了一幅边疆战乱的凄凉景象。首句“极目胡尘暗帝畿”以壮阔的视角展现出战尘弥漫,京城笼罩在阴霾之中,暗示了战事的严重。次句“楼船南去逐斜晖”则描绘出楼船在落日余晖中向南方驶去,可能寓意着军队撤退或救援行动,画面感强烈。
第三句“已无虎帐鸣金柝”暗示昔日军营中的威严与紧张气氛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寂静,只有龙潭(可能指战场)成为埋葬英雄遗物之所。第四句“秖有龙潭葬宝衣”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牺牲者的悲壮。
接下来,“精卫何时填海满”引用神话故事,表达对和平的期盼和对牺牲者无尽哀思,希望战争早日结束。最后一句“苍梧终日见云飞”借苍梧之远,象征着亡者灵魂的飘渺,寄托了对逝者不灭精神的怀念。
结尾两句“贞魂若化吴宫燕,应是年年一度归”,以吴宫燕比喻忠贞的灵魂,设想它们每年都会如燕子般回归,表达了对英魂的深深缅怀和对家园团聚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对和平的深切呼唤。
何须服药觅升天,粉阁为郎即是仙。
买宅但幽从索价,栽松取活不争钱。
退朝寺里寻荒塔,经宿城南看野泉。
道气清凝分晓爽,诗情冷瘦滴秋鲜。
学通儒释三千卷,身拥旌旗二十年。
春巷偶过同户饮,暖窗时与对床眠。
破除心力缘书癖,伤瘦花枝为酒颠。
今日总来归圣代,丈人先达幸相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