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经知那是,仙骨定何为。
许迈心长切,嵇康命似奇。
桑疏金阙迥,苔重石梁危。
照水然犀角,游山费虎皮。
鸭桃闻已种,龙竹未经骑。
为向天仙道,栖遑君讵知。
真经知那是,仙骨定何为。
许迈心长切,嵇康命似奇。
桑疏金阙迥,苔重石梁危。
照水然犀角,游山费虎皮。
鸭桃闻已种,龙竹未经骑。
为向天仙道,栖遑君讵知。
这首诗是王绩的《游仙四首(其四)》,创作于隋末唐初。这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表达对仙境向往之情感的诗句。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境与用词。
“真经知那是,仙骨定何为。”这里“真经”可能指的是修炼成仙的秘籍,“仙骨”则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神秘仙界的渴望与探寻。
“许迈心长切,嵇康命似奇。”许迈和嵇康都是古代著名的隐逸之士,诗人借他们的事迹来抒发自己对于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心境。
接下来的“桑疏金阙迥,苔重石梁危。”则是对仙山景象的描绘。这里的“桑疏”意味着岁月悠久,“金阙”、“石梁”则形容仙界的壮丽与险峻。
“照水然犀角,游山费虎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和感受。“照水然犀角”可能是指鹿角之类的奇特景象,“游山费虎皮”则形容攀爬山涧的艰难与探险。
“鸭桃闻已种,龙竹未经骑。”这里的“鸭桃”和“龙竹”都是仙境中的美丽景物,而“未经骑”意味着这些地方还未被世人发现,是一片尚未被侵扰的纯净之地。
最后,“为向天仙道,栖遑君讵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想要追寻天上仙道、与山中隐逸共鸣的心愿。“栖遑”一词意味着悠然自得,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借古代隐逸之士的事迹,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