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夜半敲石火,照见古壁腾龙蛇。
锲风忽刮一灯灭,惊起百鸟鸣呕呀。
千林万窍浩呼汹,俄顷急雨翻银车。
岭头墨色接天色,白处雨脚垂如麻。
我舟忽尔移断岸,噌吰水石声交加。
舟人系缆争性命,千丈一落分毫差。
悬崖怪树电光里,龙颠虎倒犹盘拿。
谁知暴雨不终昔,打篷渐歇筝琵琶。
前山已复挂银汉,隔岸尚见飞滩沙。
当窗绝壁不能上,薄云来往明于纱。
草头点点散萤火,水上阁阁鸣青蛙。
新凉美满虽快意,但破好梦方还家。
山僧夜半敲石火,照见古壁腾龙蛇。
锲风忽刮一灯灭,惊起百鸟鸣呕呀。
千林万窍浩呼汹,俄顷急雨翻银车。
岭头墨色接天色,白处雨脚垂如麻。
我舟忽尔移断岸,噌吰水石声交加。
舟人系缆争性命,千丈一落分毫差。
悬崖怪树电光里,龙颠虎倒犹盘拿。
谁知暴雨不终昔,打篷渐歇筝琵琶。
前山已复挂银汉,隔岸尚见飞滩沙。
当窗绝壁不能上,薄云来往明于纱。
草头点点散萤火,水上阁阁鸣青蛙。
新凉美满虽快意,但破好梦方还家。
此诗描绘了一场夜间的雷雨,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开篇“山僧夜半敲石火,照见古壁腾龙蛇”两句,以山中僧人深夜点燃石火,照亮古壁上腾跃的龙蛇之影,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接着,“锲风忽刮一灯灭,惊起百鸟鸣呕呀”,风起时,灯火突然熄灭,百鸟惊飞,声音嘈杂,进一步渲染了雷雨将至的紧张气氛。
“千林万窍浩呼汹,俄顷急雨翻银车”描绘了雷雨的猛烈,千林万窍中风声呼啸,片刻之间,大雨倾盆而下,如同翻滚的银车,形象地表现了雨势之大。紧接着,“岭头墨色接天色,白处雨脚垂如麻”则通过色彩对比,描绘了雨后山岭的景象,墨色的山头与白色的雨线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展现了雨后的景色。
“我舟忽尔移断岸,噌吰水石声交加”描述了诗人所乘之舟在雷雨中移动的情景,水石相击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紧张与刺激。接下来,“舟人系缆争性命,千丈一落分毫差”则突出了舟行之险,舟人紧紧系缆,生怕船只因雨势过大而失控,表现出对生命安全的极度重视。
“悬崖怪树电光里,龙颠虎倒犹盘拿”描绘了雷雨中的自然景观,悬崖峭壁在闪电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险峻,怪树在电光中摇曳,仿佛龙虎在挣扎,展现出大自然的威严与力量。最后,“谁知暴雨不终昔,打篷渐歇筝琵琶”表明暴雨虽然猛烈,但最终会停歇,雨后会有宁静,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雷雨这一自然现象的壮观与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扶离染就罗裙茜,江妃笑上芙蓉殿。
亭亭翠盖倚酡颜,秾李夭桃叹衰贱。
清溪女儿罢浣纱,蜻蜓艇子载琵琶。
采菱歌怨江南暮,一夜风吹度落花。
忆君遥在城南曲,七尺虾须拥寒玉。
庭前榴火烧白云,南熏一洗清如沐。
花渡头前金是塘,几回涉水行搴裳。
闻道云英犹未嫁,相迎应学唱迎郎。
剑客初辞黄鹤楼,秋霜夜夜淬吴钩。
我从三楚寻应遍,君自双城去不留。
壮士定从知己死,肝肠须向古人求。
知名何必曾相识,易水千年总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