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离染就罗裙茜,江妃笑上芙蓉殿。
亭亭翠盖倚酡颜,秾李夭桃叹衰贱。
清溪女儿罢浣纱,蜻蜓艇子载琵琶。
采菱歌怨江南暮,一夜风吹度落花。
忆君遥在城南曲,七尺虾须拥寒玉。
庭前榴火烧白云,南熏一洗清如沐。
花渡头前金是塘,几回涉水行搴裳。
闻道云英犹未嫁,相迎应学唱迎郎。
扶离染就罗裙茜,江妃笑上芙蓉殿。
亭亭翠盖倚酡颜,秾李夭桃叹衰贱。
清溪女儿罢浣纱,蜻蜓艇子载琵琶。
采菱歌怨江南暮,一夜风吹度落花。
忆君遥在城南曲,七尺虾须拥寒玉。
庭前榴火烧白云,南熏一洗清如沐。
花渡头前金是塘,几回涉水行搴裳。
闻道云英犹未嫁,相迎应学唱迎郎。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江上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句“扶离染就罗裙茜”,以“扶离”比喻江面波光粼粼,如同女子罗裙上的鲜艳色彩,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女性之美融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江妃笑上芙蓉殿”,江面如同江妃轻盈地登上了一座由荷花构成的宫殿,赋予江面以生命和灵性,展现出江水的灵动与美丽。
“亭亭翠盖倚酡颜”,翠绿的荷叶如同亭亭玉立的少女,映衬着红润的脸庞,形象地描绘了夏日荷花的娇艳与生机。
“秾李夭桃叹衰贱”,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浓密的李树与夭折的桃花,感叹于自己生命的短暂与衰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夏日荷花的旺盛生命力。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夏日江上的生活场景:溪边女子停止洗衣,蜻蜓载着琵琶,采菱女的歌声在傍晚的江南响起,一夜春风将落花吹散。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忆君遥在城南曲,七尺虾须拥寒玉”,诗人回忆起远方的朋友,想象他身处寒冷之地,以七尺虾须象征朋友的孤独与寒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庭前榴火烧白云,南熏一洗清如沐”,榴花如火燃烧,映照着白云,南风带来清凉,仿佛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展现了夏日的热烈与清爽。
最后,“花渡头前金是塘,几回涉水行搴裳”,描绘了渡口前金黄色的池塘,诗人多次涉水前行,以“搴裳”表示涉水时卷起衣裳的动作,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夏日江上的美景与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我昔得罪迁南夷,性命顷刻存篙师。
风吹波荡到官舍,号呼谁复相闻知。
小园畜蚁防橘蠹,空庭养蜂收蜜脾。
读书一生空自笑,卖盐竟日那复词。
城中清溪可濯漱,城上连峰堪幕帷。
十千薄俸聊足用,鱼多米贱忧无訾。
东坡居士最岑寂,岌然深丛见狐罴。
坐隅止鵩偶成赋,槃中食蟆时作诗。
怜君富贵可炙手,一时出走羞啜醨。
泽傍憔悴凡几岁,胸中芥蒂无一釐。
江山别来今久矣,不独能言能画之。
同朝执手不容久,笑我野马方受羁。
袖中短卷墨犹湿,傍人笑指吾侪痴。
方求农圃救贫病,它年未用讥樊迟。
灵王太子本读书,纵谈谷洛参诸儒。
生来不见全盛初,老成遗训谁楷模。
心知渐失文武馀,萧然直入山中居。
山间吹笙凤凰呼,升天白日乘龙车。
周人聚观拜路隅,明月为佩云为裾。
归来千岁孰在无,赤松老彭自为徒。
上侍玉宸临九区,烜赫不类山泽癯。
依山作邑贤大夫,夜中焚香溯空虚。
我欲从之驾肩舆,秋风八月来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