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随大阮来京邸,家学渊源细讨论。
逝水东流惊岁月,白云南望忆椿萱。
关河明日成千里,风雨何时共一尊。
相约曲江春到后,杏花深处候来辕。
遥随大阮来京邸,家学渊源细讨论。
逝水东流惊岁月,白云南望忆椿萱。
关河明日成千里,风雨何时共一尊。
相约曲江春到后,杏花深处候来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的《送林尚和还莆二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期待重逢的情怀。
首联“遥随大阮来京邸,家学渊源细讨论”,描绘了友人林尚和与诗人一同在京都学习的情景,两人深入探讨学问,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学术追求。这里的“大阮”可能是指林尚和的长兄,暗示兄弟二人皆有高深的学问修养。
颔联“逝水东流惊岁月,白云南望忆椿萱”,运用自然景象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对父母的思念。逝去的流水象征着时光的匆匆,白云则寄托了对远方父母的深深怀念。这两句既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抒发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颈联“关河明日成千里,风雨何时共一尊”,预示了友人即将远行,与诗人相隔千里的距离,以及未来相聚的不确定性。这里的“关河”指边关与河流,象征着地理上的阻隔;“风雨何时共一尊”则表达了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与友人共饮一杯酒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尾联“相约曲江春到后,杏花深处候来辕”,以曲江春景为背景,约定在春暖花开之时,于杏花盛开的地方等待友人的归来。这一场景充满了浪漫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友情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天下洞天三十六,玄鹤洞天一仙谷。
两山对峙一如门,深崖百丈垂飞瀑。
青牛往矣不复见,白云空锁故山麓。
奇哉胜地得人胜,至今俗客来忘俗。
向来我实劳梦想,一旦登临快心目。
寻师访道语未罢,扶藜上朝玄水渌。
九天云绽漏?雨,一沼波翻溅琼玉。
亭高喷雪逼人寒,地冷风霜满空蔌。
老龙底事不知倦,雷泽千年无断续。
必是分潢天上来,便欲穷源驾黄鹄。
康乐曾登最高处,谪仙几向岩前宿。
壁间禅压已有诗,想见思泉倾万斛。
安得前人不道句,更与羲仙醉时读。
千峰如峡苍波束,二十四滩犹箭速。
转头溪风一棹寒,但效双凫到山曲。
韩信寄食常歉然,邂逅漂母能哀怜。
当时哙等何由伍,但有淮阴恶少年。
谁道萧曹刀笔吏,从容一语知人意。
坛上平明大将旗,举军尽惊王不疑。
救兵半楚潍半沙,从初龙且闻信怯。
鸿沟天下已横分,谈笑重来卷楚氛。
但以怯名终得羽,谁为孔费两将军。
漫披陈蠹学经纶,捧檄生平祗为亲。
闻道不先从事早,课功无状取官频。
岂堪置足青冥上,终欲回身寂寞滨。
俯仰谬恩方自歉,惭君将比洛阳人。
重冈古道春风里,草色花光似故人。
却喜此身今漫浪,回家随处得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