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寄食常歉然,邂逅漂母能哀怜。
当时哙等何由伍,但有淮阴恶少年。
谁道萧曹刀笔吏,从容一语知人意。
坛上平明大将旗,举军尽惊王不疑。
救兵半楚潍半沙,从初龙且闻信怯。
鸿沟天下已横分,谈笑重来卷楚氛。
但以怯名终得羽,谁为孔费两将军。
韩信寄食常歉然,邂逅漂母能哀怜。
当时哙等何由伍,但有淮阴恶少年。
谁道萧曹刀笔吏,从容一语知人意。
坛上平明大将旗,举军尽惊王不疑。
救兵半楚潍半沙,从初龙且闻信怯。
鸿沟天下已横分,谈笑重来卷楚氛。
但以怯名终得羽,谁为孔费两将军。
这首诗描绘了汉初名将韩信的英勇与机智,通过对他在战场上的表现进行赞颂。开篇“韩信寄食常歉然”直接点明韩信平时对部下关怀之情,而“邂逅漂母能哀怜”则展现了他的仁心,即便是偶遇的老妇,他也能够体恤其苦衷。紧接着,“当时哙等何由伍”一句,通过反问强调韩信在当时并无显赫家世,只因其英勇才华而被识别。
“但有淮阴恶少年”则是对历史上韩信曾遭受的不公待遇的一种提醒,他曾被人轻视,但最终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下一句“谁道萧曹刀笔吏,从容一语知人意”中,“萧曹刀笔吏”指的是历史上以严酷著称的萧何和曹参,韩信却能在他们手下展现自己的识人之才,一语中的显示了他对人心的深刻理解。
“坛上平明大将旗,举军尽惊王不疑”描绘的是韩信指挥若定,在战场上所扛的大旗,以及他威武雄壮的气势,使得全军都为之震撼,而国王对他的能力毫无怀疑。
“救兵半楚潍半沙,从初龙且闻信怯”一句,通过形容韩信在战场上的果敢与迅速,救援时机恰到好处,即便是最艰难的关头,也能听到他的英勇事迹。
接下来的“鸿沟天下已横分,谈笑重来卷楚氛”则展现了韩信战功显赫,能够轻松跨越天下的障碍,重新集结军队准备再次出征。
最后,“但以怯名终得羽,谁为孔费两将军”一句,通过提及“怯名”即是指韩信曾被人误解,其勇猛与机智最终得到了应有的认可。同时,这也间接表达了对历史上其他未能获得充分认可的将领(如孔、费)的感慨。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勾勒出韩信不仅在战场上的英勇卓绝,更有着深邃的人格魅力和识人之明。
红尘笑罢宴红云,二百余载荔子繁。
十国祇知汉花坞,晚唐谁忆咸通园。
咸通岭南郑节度,风流曾见诗人言。
曹松陪游老文笔,丹砂湿湿霞轩轩。
前此英词接扶荔,曲江一赋传开元。
荔香曲破妃子去,贡骑不复驰中原。
后此年年荔支熟,那堪屈指巢与温。
桑田有改荔林在,隐岩得地皆唐恩。
茉莉不强牡丹胜,昌华废苑成荒村。
方今承平岭海盛,夷賨十倍唐昆仑。
贡献屏绝尤物贱,百蛮共仰朝廷尊。
节使公余但缓带,荔湾一任开园垣。
士民竞赴半塘社,家家画舫倾芳樽。
燕脂林外立白鹄,芙蓉塘底飞文鸳。
所惜游谈但南汉,何曾买夏唐园论。
刘家暂窃枝与叶,岂知本是仙李根。
曹诗岿然见文苑,古园不泯因诗存。
喜从新构得陈迹,社诗千首题园门。
诗人精魄自千古,一亭便可乾与坤。
更向梦徵追老杜,试擘重碧轻红痕。
《唐荔园》【清·阮元】红尘笑罢宴红云,二百余载荔子繁。十国祇知汉花坞,晚唐谁忆咸通园。咸通岭南郑节度,风流曾见诗人言。曹松陪游老文笔,丹砂湿湿霞轩轩。前此英词接扶荔,曲江一赋传开元。荔香曲破妃子去,贡骑不复驰中原。后此年年荔支熟,那堪屈指巢与温。桑田有改荔林在,隐岩得地皆唐恩。茉莉不强牡丹胜,昌华废苑成荒村。方今承平岭海盛,夷賨十倍唐昆仑。贡献屏绝尤物贱,百蛮共仰朝廷尊。节使公余但缓带,荔湾一任开园垣。士民竞赴半塘社,家家画舫倾芳樽。燕脂林外立白鹄,芙蓉塘底飞文鸳。所惜游谈但南汉,何曾买夏唐园论。刘家暂窃枝与叶,岂知本是仙李根。曹诗岿然见文苑,古园不泯因诗存。喜从新构得陈迹,社诗千首题园门。诗人精魄自千古,一亭便可乾与坤。更向梦徵追老杜,试擘重碧轻红痕。
https://shici.929r.com/shici/BUdmXSC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