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咽铜龙斗已横,仪鸾仗簇近朱甍。
九光灯下千官影,五凤楼前万岁声。
浩浩君恩沾海宇,熙熙王气拥神京。
微臣何幸瞻天表,愿结丹心答圣明。
漏咽铜龙斗已横,仪鸾仗簇近朱甍。
九光灯下千官影,五凤楼前万岁声。
浩浩君恩沾海宇,熙熙王气拥神京。
微臣何幸瞻天表,愿结丹心答圣明。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元日早朝时的宏大场面与庄严气氛。首联“漏咽铜龙斗已横,仪鸾仗簇近朱甍”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仪式的庄重,铜壶滴漏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而仪仗队簇拥着皇帝的车驾缓缓前行,接近那朱红色的宫殿,营造出一种肃穆而隆重的氛围。
颔联“九光灯下千官影,五凤楼前万岁声”进一步渲染了朝会的壮观景象。在九光灯的照耀下,千官的身影显得格外清晰,而五凤楼前,万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不仅体现了朝臣对皇帝的敬仰之情,也彰显了国家的繁荣与和谐。
颈联“浩浩君恩沾海宇,熙熙王气拥神京”则表达了对君主恩泽遍及四海、国家祥瑞之气环绕京城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
尾联“微臣何幸瞻天表,愿结丹心答圣明”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达了自己作为微小的臣子,能够亲眼见证如此盛大的朝会,深感荣幸,并愿意以赤诚之心报答君主的恩典,展现出对君主的忠诚与对国家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明代元日早朝的庄严与辉煌,以及诗人对国家和君主的深厚情感。
故人为邑士多称,繇赋宽赊狱讼平。
老吏闭门无重糈,荒山开陇有新粳。
方挥玉麈日边坐,又结铜章天外行。
此去料君归不久,挟材如此即名卿。
云浮朝惨淡,风起夜飕飗。
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
征人倚笛怨,思妇向砧愁。
为问随阳雁,哀鸣岂有求。
楼堞相望一日程,春风吹急似摇旌。
莫言乐国无愁梦,赖把新诗有故情。
客舍五浆非所愿,私田三径会须成。
青云自致归公等,如我何缘得此声。
法和衣钵过南华,正叶传师萃一花。
胜地雾迷淮水石,望星人指楚天涯。
数千松倚西山老,七百僧悲去路赊。
一片苍苔涅槃石,至今缭绕白云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