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和冲卿》
《秋兴和冲卿》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云浮朝惨淡,风起夜飕飗。

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

征人倚笛怨,思妇向砧愁。

为问随阳雁,哀鸣岂有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xīngchōngqīng
sòng / wángānshí

yúncháocǎndànfēngsōusōu

zuòbīngshuāngxiānhuícǎoshùqiū

zhēngrényuànxiàngzhēnchóu

wèiwènsuíyángyànāimíngyǒuqiú

注释
云浮:云雾弥漫。
朝:早晨。
惨淡:阴暗不明。
风起:夜晚的风开始刮起。
夜飕飗:风声凄厉。
欲作:似乎要成为。
冰霜地:冰冷霜冻的地面。
先回:首先带来。
草树秋:秋天的气息。
征人:远行的士兵。
倚笛:倚靠笛子。
怨:哀怨。
思妇:闺中女子。
砧愁:对着砧板捣衣而生的愁绪。
随阳雁:随季节迁移的大雁。
哀鸣:悲伤的鸣叫。
岂有求:是否有求。
翻译
早晨的云雾弥漫,夜晚的风声凄厉。
仿佛要变成冰霜覆盖的大地,却先带走了草木的秋意。
远行的士兵吹着笛子,满心哀怨;闺中女子对着砧板捣衣,满怀愁绪。
试问那些随阳南飞的大雁,它们哀鸣声中是否有所求?
鉴赏

诗人通过“云浮朝惨淡,风起夜飕飗”描绘出一幅萧瑟的秋天图景,天气阴冷,晚风轻拂,给人以肃杀之感。接着“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则表达了诗人对秋意的深沉体味,秋色尚未彻底展现,却已经在心中酝酿成冰霜一般的萧瑟气氛。

“征人倚笛怨,思妇向砧愁”两句,则转而关注到边塞征人的怀抱长笛之怨恨和内地思妇对石砧低声叹息之愁绪。这里的“怨”与“愁”,都是秋天特有的情感表达,既有远行者对于家国的思念,也有家中的女性对于远方征人的牵挂。

最后,“为问随阳雁,哀鸣岂有求”则通过对飞鸟(随阳雁)的询问,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中某些难以言说的寂寞和无尽的追问。这里的“岂有求”,既可理解为诗人内心深处的自我反省,也可看作是对自然万物的一种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秋意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边塞征人与思妇情感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多层次的情感世界。它不仅仅是对秋天景色的抒写,更是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和内心独白。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游春引三首·其二

五陵年少轻薄客,蛮锦花多春袖窄。

酌桂鸣金玩物华,星蹄绣毂填香陌。

(0)

僧舍小池

引出白云根,潺潺涨藓痕。

冷光摇砌锡,疏影露枝猿。

净带凋霜叶,香通洗药源。

贝多文字古,宜向此中翻。

(0)

汉月经时掩,胡尘与岁深。

(0)

送考功武员外学士使嵩山署舍利塔

怀玉泉,恋仁者,寂灭真心不可见。

空留影塔嵩岩下,宝王四海转千轮。

金昙百粒送分身,山中二月娑罗会。

虚呗遥遥愁思人,我念过去微尘劫。

与子禅门同正法,虽在神仙兰省间。

常持清净莲花叶,来亦好,去亦好。

了观车行马不移,当见菩提离烦恼。

(0)

奉酬韦祭酒嗣立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呈诸留守之作

石涧泉虚落,松崖路曲回。

闻君北溪下,想像南山隈。

近念鼎湖别,遥思云嶂陪。

不同奇觏往,空睹斯文来。

岁后寒初变,春前芳未开。

黄蕤袅岸柳,紫萼折村梅。

尽室兹游玩,盈门几乐哉。

嗟留洛阳陌,梦诣建章台。

野失巢由性,朝非元凯才。

布怀钦远迹,幽意日尘埃。

(0)

三月二十日诏宴乐游园赋得风字

乐游形胜地,表里望郊宫。

北阙连天顶,南山对掌中。

皇恩贷芳月,旬宴美成功。

鱼戏芙蓉水,莺啼杨柳风。

春光看欲暮,天泽恋无穷。

长袖招斜日,留光待曲终。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