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愧十年旧,饱闻林下风。
嫔夫冀缺敬,教子范滂忠。
遗迹风惊烛,芳名月满空。
凭谁相蒿挽,第入召南中。
自愧十年旧,饱闻林下风。
嫔夫冀缺敬,教子范滂忠。
遗迹风惊烛,芳名月满空。
凭谁相蒿挽,第入召南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为高氏家族成员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自愧十年旧,饱闻林下风”两句开篇,表达了对逝者过去岁月中高尚品德和生活态度的追忆与敬仰。接下来,“嫔夫冀缺敬,教子范滂忠”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冀缺与范滂,分别代表了古代的夫妻相敬如宾和教子有方,以此赞颂逝者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道德典范作用。
“遗迹风惊烛,芳名月满空”描绘了逝者生前事迹如同烛光般照亮人心,其美好的名声如同明月般洒满天空,形象地展现了其深远的影响和不朽的声誉。“凭谁相蒿挽,第入召南中”则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同时暗示其德行足以被后世传颂,如同进入《诗经》中的召南篇章,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以深情的笔触,回顾了逝者一生的美德与贡献,表达了对其逝世的哀痛与怀念,同时也肯定了其在道德风尚和社会伦理方面的卓越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流云试雨,润逼琴丝缓。
池馆绿阴浓,炫金英、小槐黄绽。
营巢燕子,日永哺雏忙。
炉烟定,漏声迟,凉意生罗扇。
怀人断句,閒划阑干遍。
不是爱言愁,一回吟、一程人远。
试灯时候,数过楝花风,曾几日,又新蝉,此恨凭谁遣。
就水分凉,将烟做暝,河边灯火阑珊。
一叶西风,何时吹上长安。
窥船小月梳儿样,照行人、已怕霜寒。
对清光,眉也应攒,鬓也应斑。
人家多少垂杨岸,想窗深画烛,枕卸云鬟。
此际离愁,倚舷独坐更阑。
红茱黄菊家千里,向秋乡、寄梦都难。
算行程、不是淮关,只当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