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庚寅重阳夜淮关对月》
《高阳台.庚寅重阳夜淮关对月》全文
清 / 黄之隽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就水分凉,将烟做暝,河边灯火阑珊。

一叶西风,何时吹上长安。

窥船小月梳儿样,照行人、已怕霜寒。

对清光,眉也应攒,鬓也应斑。

人家多少垂杨岸,想窗深画烛,枕卸云鬟。

此际离愁,倚舷独坐更阑。

红茱黄菊家千里,向秋乡、寄梦都难。

算行程、不是淮关,只当旸关。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情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在庚寅年重阳之夜,于淮关对月时的思绪与情感。

开篇“就水分凉,将烟做暝,河边灯火阑珊”,以水、烟、灯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接着,“一叶西风,何时吹上长安”一句,借西风吹送叶落,暗喻着诗人对远方长安的思念,长安在这里象征着理想与归宿。

“窥船小月梳儿样,照行人、已怕霜寒”两句,通过小月如梳的比喻,以及行人对霜寒的畏惧,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冷与孤独感。而“对清光,眉也应攒,鬓也应斑”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愁绪,眉攒鬓斑,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内心的忧伤。

“人家多少垂杨岸,想窗深画烛,枕卸云鬟”几句,转而想象远方亲人的生活场景,窗前深沉的烛光,枕边散落的云鬟,既温馨又略显哀愁,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此际离愁,倚舷独坐更阑”点明了此刻的离愁别绪,诗人独自倚靠在船舷上,直到夜深人静。最后,“红茱黄菊家千里,向秋乡、寄梦都难”两句,以红茱黄菊象征秋天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即使在梦中也无法完全寄托这份情感。

“算行程、不是淮关,只当旸关”则以淮关和旸关的比喻,暗示了诗人对旅程的思考与感慨,或许真正的终点并不在于地理上的淮关或旸关,而是在于心灵的归宿与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和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旅途中面对离愁别绪的复杂心情。

作者介绍

黄之隽
朝代:清

(1668—1748)清江苏华亭人,字石牧,号?堂。康熙六十年进士,官编修。曾提督福建学政。坐事罢官。性喜藏书,工诗文,著述甚富。有《?堂集》,又集句为《香屑集》。
猜你喜欢

题十二月宫词画幅二十四首·其十二

采莲仙子泛清江,惊起沙鸥恰一双。

却喜拍篙新涨绿,临风不用锦帆䉶。

(0)

题庶子张鹏翀所进春林澹霭图即用其韵·其三

只疑浓处欲生云,高下林峦叠翠文。

寂寂草堂无客到,一溪烟霭与平分。

(0)

漳南山閒寂海上人开堂半岭法力高胜予颇资参叩二首·其二

生如灵树契冥符,贬剥诸方没破除。

自笑欲谈词忽丧,江州钝置老尚书。

(0)

看青门画漫题二首·其二

黄粉丹青各未施,解衣盘礴欲何为。

袒跣狂呼惊急起,傍人尽道长康痴。

(0)

和龚俭化寄怀原韵二首·其一

午夜荧荧对影寒,客心展转思多端。

甘抛松桂周旋久,自识风霜阅历难。

蜗壳壁枯殊失笑,羊肠路转且为安。

忽来岭上梅花信,惊起挑灯仔细看。

(0)

竹枝歌

吴酒倾盆色若无,河豚味美压秋鲈。

狂夫得醉且须醉,十五小姬花下扶。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