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疑浓处欲生云,高下林峦叠翠文。
寂寂草堂无客到,一溪烟霭与平分。
只疑浓处欲生云,高下林峦叠翠文。
寂寂草堂无客到,一溪烟霭与平分。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一幅春林淡霭图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首句“只疑浓处欲生云”,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仿佛那浓密的林木间,云雾即将涌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朦胧的氛围。接着,“高下林峦叠翠文”一句,通过对比高处与低处的山峦,展现了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自然景观,翠绿的植被在阳光下更加生机勃勃。
“寂寂草堂无客到”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孤独,草堂作为画面中的一个静止点,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反思。最后,“一溪烟霭与平分”以溪流与烟霭的交融,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莱子传声,洪都佐节,争羡玉珂珠勒。
高阁重临,秋水长天一色。
看莺花、绣斧初横,忆鲈鲙、绿帆悬直。
怪柴桑、早赋归来,春尽听杜鹃鸣北。
乌台三月追随,记同车参乘,齐名交逼。
把酒高歌,莫叹片时戢翼。
任猿臂、醉尉相呵,总虎头、封侯不易。
最难是、知己重逢,把平原丝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