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寒逾急,星回岁欲周。
缺牙便食粥,瘦骨怯重裘。
节物殊牢落,前图益谬悠。
蜕窝真类蛰,长日火炉头。
风暴寒逾急,星回岁欲周。
缺牙便食粥,瘦骨怯重裘。
节物殊牢落,前图益谬悠。
蜕窝真类蛰,长日火炉头。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的严寒冬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风暴加剧、气温低寒的场景。“星回岁欲周”暗指冬至将至,新的一轮回转。诗中描述了诗人因寒冷而只能喝粥充饥,身披单薄衣物仍感惧冷,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体弱多病的状态。
“节物殊牢落”表达了季节的萧瑟与凋零,万物似乎都在严寒中失去了生机。诗人反思过去,觉得之前的计划和期望(“前图益谬悠”)在这样的困境下显得不合时宜,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迷茫的情绪。
最后两句“蜕窝真类蛰,长日火炉头”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冬眠中的昆虫,渴望温暖如蛰伏者期待春天的到来,即使在漫长寒冷的日子里,也希望能有一丝炉火的暖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岁末苦寒的深切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少小事编简,渊源极沿洄。
不自测其深,津涯信悠哉。
既长务修省,日以德义培。
一篑敢中画,期之至崔嵬。
振缨仕明庭,鸳鹭忝游陪。
蹇修无嗣者,谁可吾与媒。
吐艳落晚春,蔫然抱枯荄。
因人寔自耻,寂寞余敢哀。
何当清泠泉,襟裾濯氛埃。
故山有松菊,待赋归去来。
高风发远籁,转响为清商。
隆曦减炎威,未晚先自凉。
庭前碧桐树,昨日闻早霜。
朝来逐叶上,已晕一拂黄。
壮岁觉时节,㸌若翻电光。
自顾勿嗟惋,徒然搅中肠。
官居幸少事,署案日几行。
公退清且闲,垂帘坐虚堂。
解带辄傲兀,左右罗缣缃。
所务唯讨论,一灯从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