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憩珠林寺,高轩自远来。
携朋上乔岳,载酒到琼台。
论道吟心乐,吟诗笑眼开。
遥观松柏树,风韵有馀哀。
久憩珠林寺,高轩自远来。
携朋上乔岳,载酒到琼台。
论道吟心乐,吟诗笑眼开。
遥观松柏树,风韵有馀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诗人在珠林寺小憩,高轩远行而来,与朋友携手登上高峻的乔岳之巅。在那儿,他们举杯畅饮,到达了琼台这样的仙境般的地方。诗中“论道吟心乐”表明他们在讨论哲理,内心充满喜悦;“吟诗笑眼开”则展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快乐和满足。
“遥观松柏树,风韵有馀哀。”这一句通过远眺松柏之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风的节奏以及它所带来的淡淡忧伤。这里的“馀哀”并非悲哀,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情怀,是对生命和自然的一种深切体悟。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以及与朋友共度时光的愉悦,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寄托的愿望。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超越尘世、寻找心灵寄托的共同向往。
蜃吐三山虹作道,桑田童女秦年老。
喃喃梵语唤西风,魂兮不语吹遥空。
雷形双鸟飞斜雨,泪眼看之疑曳苧。
弟兄德祖兼文举,骑鱼瞥作芙蓉主。
社公叩挽哀无力,浪花张天盐雪白。
神巫好唱谢家诗,花外沉沉梦颜色。
天上月似船,江南船似月。
载去当载还,吹落梧桐叶。
新月待新圆,燕尾剪残烟。
莫打鸳鸯瓦,怕断琵琶弦。
梦郎掷金丸,醒来握莲子。
心苦不自知,但得眠来喜。
藕丝抽寄郎,辫作紫骝缰。
倘及骑蝴蝶,鞭来过女墙。
行行绕回字,定是今朝至。
洗手上高楼,钗头簪茉莉。
开匣见郎书,富贵是归期。
扭碎茉莉花,换取金缕衣。
卧辙酌君水,江清照箳篂。
简书将短楫,千里不遑停。
托君棠芾下,何异棣华情。
叱石驭仙羊,伐木歌同声。
谁蛩筼筜谷,灵籁比竽笙。
翻思睢上月,遄作天中行。
迹与三载留,心为两地倾。
安得叶县凫,还以慰怦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