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月似船,江南船似月。
载去当载还,吹落梧桐叶。
新月待新圆,燕尾剪残烟。
莫打鸳鸯瓦,怕断琵琶弦。
梦郎掷金丸,醒来握莲子。
心苦不自知,但得眠来喜。
藕丝抽寄郎,辫作紫骝缰。
倘及骑蝴蝶,鞭来过女墙。
行行绕回字,定是今朝至。
洗手上高楼,钗头簪茉莉。
开匣见郎书,富贵是归期。
扭碎茉莉花,换取金缕衣。
天上月似船,江南船似月。
载去当载还,吹落梧桐叶。
新月待新圆,燕尾剪残烟。
莫打鸳鸯瓦,怕断琵琶弦。
梦郎掷金丸,醒来握莲子。
心苦不自知,但得眠来喜。
藕丝抽寄郎,辫作紫骝缰。
倘及骑蝴蝶,鞭来过女墙。
行行绕回字,定是今朝至。
洗手上高楼,钗头簪茉莉。
开匣见郎书,富贵是归期。
扭碎茉莉花,换取金缕衣。
这首《江南曲》由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情感的细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月、船、梧桐叶、新月、燕尾、鸳鸯瓦、琵琶弦、金丸、莲子、藕丝、紫骝缰、蝴蝶、女墙、回字、高楼、钗头、茉莉、书信等元素巧妙融合,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
首句“天上月似船,江南船似月”以月喻船,船比月,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舟行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接下来的“载去当载还,吹落梧桐叶”则通过载船与落叶的动态对比,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新月待新圆,燕尾剪残烟”描绘了月相变化与燕子剪影的景象,寓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珍惜。而“莫打鸳鸯瓦,怕断琵琶弦”则通过保护鸳鸯瓦与琵琶弦的举动,表达了对爱情与艺术的尊重与呵护。
“梦郎掷金丸,醒来握莲子”通过梦境与现实的转换,展现了爱情的甜蜜与短暂。后半部分“心苦不自知,但得眠来喜”则揭示了情感的复杂与不易察觉,以及在短暂的宁静中找到的喜悦。
“藕丝抽寄郎,辫作紫骝缰”以藕丝寄情与马缰编织为喻,表达了深情与执着。最后“倘及骑蝴蝶,鞭来过女墙”则以蝴蝶与女墙的意象,象征着自由与束缚之间的矛盾与追求。
整首诗以江南水乡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爱情的向往、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守护。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韵律美,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喜嘉客,辟前轩。天月净,水云昏。雁声苦,蟾影寒。
闻裛浥,滴檀栾。欢宴处,江湖间。卷翠幕,吟嘉句。
恨清光,留不住。高驾动,清角催。惜归去,重裴回。
露欲晞,客将醉。犹宛转,照深意。
五杂组,四豪客。往复还,阡与陌。不得已,长沙谪。
五杂组,五辛盘。往复还,马上鞍。不得已,左降官。
五杂组,甘咸醋。往复还,乌与兔。不得已,韶光度。
五杂组,五色丝。往复还,回文诗。不得已,失喜期。
五杂组,盘上菹。往复还,头懒梳。不得已,罾里鱼。
五杂组,郊外芜。往复还,枥上驹。不得已,谷中愚。
五杂组,绣与锦。往复还,兴又寝。不得已,病伏枕。
五杂组,酒与肉。往复还,东篱菊。不得已,醉便宿。
五杂组,阛阓间。往复还,门上关。不得已,鬓毛斑。
五杂组,绣纹线。往复还,春来燕。不得已,入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