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东岩寺晓起》
《宿东岩寺晓起》全文
唐 / 薛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野寺寒塘晓,游人一梦分。

钟残数树月,僧起半岩云。

宿鸟惊初见,幽泉落不闻。

吟馀凭前槛,红叶下纷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dōngyánxiǎo
táng / xuēyíng

hántángxiǎoyóurénmèngfēn

zhōngcánshùshùyuèsēngbànyányún

宿niǎojīngchūjiànyōuquánluòwén

yínpíngqiánkǎnhóngxiàfēnfēn

翻译
清晨,野外的寺庙旁有一片寒冷的池塘,游人的梦境在此分散。
钟声渐渐消逝,只有几棵树映衬着月光,僧人从半山岩的云雾中醒来。
宿鸟因游人的出现而惊飞,泉水落下却悄然无声。
吟诗完毕,我靠着栏杆远望,只见红叶纷纷飘落。
注释
野寺:荒凉的寺庙。
寒塘:冰冷的池塘。
晓:清晨。
游人:旅行的人。
梦分:梦境中断裂。
钟残:钟声减弱。
数树月:几棵树木间的月光。
僧起:僧人起身。
半岩云:半山腰的云雾。
宿鸟:过夜的鸟儿。
惊初见:被突然看见而惊飞。
幽泉:隐蔽的泉水。
落不闻:落下声音听不见。
吟馀:吟诗之后。
凭:依靠。
前槛:前方的栏杆。
红叶下纷纷:红叶纷纷飘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人在晨曦中于野寺醒来后的情景。"野寺寒塘晓,游人一梦分",开篇即设定了一个清冷而宁静的早晨场景,野寺中的水塘映照着初升的阳光,而游人则是从一场美好的梦中苏醒,仿佛将现实与梦境区分得十分明确。

接着,诗人笔触转向"钟残数树月,僧起半岩云",这里通过寺庙中残旧的钟声和几棵树木下洒落的月光,以及隐约在山岩间升腾的云雾,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僧人的起身也许是在暗示着一种精神上的觉醒。

"宿鸟惊初见"写的是鸟儿对于游人突然出现的惊讶,而"幽泉落不闻"则是对寺中泉水声音微弱到几乎听不见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宁静与隐秘。

最后,"吟馀凭前槛,红叶下纷纷"展现了游人在寺庙前的栏杆上吟咏诗词,心情舒畅,同时也映衬出周遭秋色渐浓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院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禅意,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然。

作者介绍

薛莹
朝代:魏晋

猜你喜欢

江城子令

曩甘聪黜体还隳。索玄机。守谦卑。

地久天长,迤逦志迟疑。

法弱马颠亡羁勒,风花阵,恣奔驰。

纵横熟境意熙熙。慕台池。骋轻肥。

荡散冲和,仙路隔云泥。

再展维持天地手,抟真造,长灵仪。

(0)

水调歌头

人道无生趣,日就月相和。

高奔用显鸟飞,离外宿灵柯。

秀孕蕊珠嘉瑞,光射银蟾皎洁,显现月中娥。

相会瑶池宴,时复醉金波。两同宫,七返火,九成金。

长生体就,一真安住傲无何。

聚散冥冥谁约,出入惺惺由我,玄妙苦无多。

大都方寸用,法界总包罗。

(0)

太常引

东湖亭下簇金鞍。四座浃青欢。人物画中看。

只枉了、刘郎鬓斑。

花枝袅娜,酒杯潋滟,全不放春闲。丝竹旧东山。

畅好个、风流谢安。

(0)

桂殿秋

玉露冷,蛩吟砌。

听落叶西风渭水,寒雁儿长空嘹唳。

陶元亮醉在东篱。

(0)

过东坡坟

富贵一场春夜梦,文章万斛冷云泉。

英魂返却眉山秀,依旧春风草木天。

(0)

桃源忆故人.丹阳屡传教诲寄答

虚空照耀明如镜。好弱头头皆应。随逐状同形影。

稍错还提正。佗人谗报浑虚佞。远道狂言无证。

切告后来休听。默默依贤圣。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